13、《苏州园林》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2、体会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3、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二、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叶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当过编辑。1921年,他和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了文学研究会,提出“为人生”的主张。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长篇小说有《倪焕之》等。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在语文教学和教材规范化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轩榭()嶙峋()蔷薇()镂空()池沼()重峦叠嶂()3、解释下列词语。斟酌:因地制宜:重峦叠嶂:三、课堂自主合作探究(一)走近园林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其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2.请以一位游览者的身份谈谈苏州园林哪一点最美?(二)欣赏园林3.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以导游的口吻介绍: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堆叠:池沼的布置:(提示:注意介绍的条理,注意介绍的方法,用上重要的词语。)4.作者在描绘苏州园林的美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5.第一段中,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作用。(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4)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三)探究园林7.(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感情怎样?四、拓展迁移写一写:我们的校园要求:(1)、抓准特点;(2)、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3)、用3~4种说明方法;(4)、字数不少于200字。五、质疑你对本文的学习还有哪些困惑的地方?(可以先在本组解决,解决不了的再向老师质疑。)六、作业2完成《同步指导》的课时作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