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主要表现。理解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分析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1.旧中国的交通起步(1)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上海至吴淞的铁路。1909年竣工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主持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2)1906年修建的镇南关至龙州的公路,是中国第一条公路。(3)1872年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近代水上交通运输企业。(4)1920年,民国政府的中国航空公司开辟了最早的民航线路。但旧中国的新式交通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2.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的现代化(1)铁路运输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运输网覆盖全国各地。(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3)远洋运输总吨位居世界第二,内河航运以长江、珠江和京杭运河最发达,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二大海港。(4)当代航空运输业发展最为迅速。(5)城市有方便的公共汽车,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修建了地下铁路、城市轻轨等。3.意义(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2)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使人们真正感受到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通信工具的进步1.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中国电信业以超常速度发展,全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地下光缆、卫星传输,方便快捷。2.意义使文化和信息交流空前方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易错提醒】1.淞沪铁路是最早在中国建成的一条铁路,是外国商人擅自修筑的,不久就被拆除了。清政府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该铁路于1881年建成,由唐山到胥各庄,是中国真正实际应用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2.西方先进的交通、通讯方式的传入,使中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便利了西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渗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3.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社会近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近代中国社会的交通近代化是由内部需求和外部引导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国际局势决定了交通近代化的曲折性、半殖民地性和不平衡性。4.近代以来通讯的发展不一定都产生积极影响。近代以来通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如不合理地利用通讯技术导致犯罪增加,不良信息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深度点拨】中国现代通讯事业的普及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结果。【轻巧识记】“一、二、三、四”归纳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个冲击:西方三次工业革命。两个特点:半殖民地性、发展不平衡性。三种通讯方式:电报、电话、互联网。四种交通工具: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缓慢发展的因素史料①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李鸿章的奏请最初得到清政府的批准,随后便②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起攻击。他们说什么火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清朝皇陵)”,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他们的结论是,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了原议,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到胥各庄一段……——《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①说明当时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以解决军用工业资金、燃料不足等问题。②反映了传统观念和封建顽固势力阻碍近代铁路的兴建。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阻碍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提示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的阻碍;清政府顽固派的迂腐守旧和政局动荡;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2.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投资状况史料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到1911年中国铁路的修筑简况:图片数据表明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修筑的铁路长度大大超过了中国人自建铁路长度。史料反映了1911年前中国铁路怎样的投资状况?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状况:以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和清政府贷款投资为主,中国人自筹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