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海湾战争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海湾战争。2.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1.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的特点。(重点)2.美国领导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的原因;海湾战争的影响。(难点)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1.背景(1)苏联:20世纪80年代后期,迅速衰落并逐渐丧失超级大国地位。(2)美国:因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实施“超越遏制”,减少了对中东的控制和争夺。(3)伊拉克:其地区霸权主义势力再度抬头。2.时间:1990年8月2日。3.目的:称霸阿拉伯世界。4.结果: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海湾危机。联合国解决海湾危机的努力1.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就通过了第6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军,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和平解决海湾危机。2.以后,安理会又先后通过了11项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促使伊拉克撤军。3.尤其是11月29日通过的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军撤出科威特的最后期限,在此之后安理会成员国与科威特政府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手段”迫使伊拉克遵守联合国的各项决议。海湾战争的经过1.开始爆发1991年1月17日凌晨,多国部队开始实施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2.第一阶段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了连续38天的地毯式空中打击。3.第二阶段1991年2月24日凌晨,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地面进攻,采用陆海空联合行动、多路进攻与主力包围相结合的战法。2月26日,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所有决议。4.战争结果以伊拉克遭受沉重打击而告结束。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海湾战争同以往历次局部战争相比较,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高技术兵器在战场上的大量使用。(1)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空袭与反空袭既是主要的作战样式,也是战争最重要的阶段,已成为战争的中心环节。(2)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双方作战行动的先导。(3)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4)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撑。2.影响(1)海湾战争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它独霸世界的野心。(2)海湾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东西方“冷战”局面的结束,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3)海湾战争还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国家安全的加倍关注,加剧了一些地区的军备竞赛。两伊战争与海湾战争的异同点1.相同点(1)从背景看,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都存在领土问题、民族矛盾,都与伊拉克想建立霸权有直接关系。(2)从过程看,伊拉克都遭到沉重打击。(3)从影响看,战争给地区造成紧张局势,导致中东国家的分裂。(4)从结果看,伊拉克的霸权梦想都没有实现。2.不同点(1)前者存在宗教矛盾,后者不存在。(2)前者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后者只是伊拉克遭到重创,多国部队损失较小。(3)前者属于常规局部战争,后者是高科技局部战争。两伊战争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战争爆发的相同因素是()A.领土争端B.宗教矛盾C.高科技战争D.大国“分而治之”政策【解析】A项属于两次战争共同的因素;B项只符合两伊战争;C项是海湾战争的特点,与题意不符;D项都不符合。【答案】A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根据大战中使用坦克的经验,提出并论证了坦克制胜的理论。他认为战争自古就是武器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武器的改进仅限于增强火力,而没有提高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从而导致交战双方凭借工事对垒都无法突破对方防御阵地。当时各国的工业生产虽然早已用机械动力代替了人力,但军队在战场上的运动却仍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而坦克既有阵地防御所需要的防护力,又有阵地进攻所需要的突击力和机动力,因而在未来战争中将成为主要兵器。材料二美国首先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在大规模的空中打击中,美军飞机投掷了大量高精确度“灵巧炸弹”。双方地面部队尚未接触,伊军前线部队已被摧毁50%以上。依托高技术优势,多国部队使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瘫痪后,地面部队发动进攻,仅经过100小时后,多国部队就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拉克军队歼灭。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富勒的军事思想,并指出这一军事思想形成的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