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提升(七)主题一20世纪苏俄(联)经济政策与改革项目背景特点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战时”和“共产主义”保证了战争胜利新经济政策经济和政治危机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经济恢复,政局稳定斯大林模式经济恢复;大规模经济建设高度集中经济迅速发展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苏联的危机农业是重点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勃列日涅夫改革工业是重点军事实力膨胀戈尔巴乔夫改革分经济与政治两个阶段对斯大林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启示①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一切从实际出发;③注重民生问题;④科学决策,和谐发展;⑤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列主义;⑥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管控风险主题二20世纪世界三种现代化模式的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不同点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当时的新情况,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严重遭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阶级矛盾尖锐,经济受损严重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工作重心亟待转移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制度等方面以工业为核心,涉及金融、农业、社会保障等领域先农业后工业,全面改革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国家干预经济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用工农联盟得到巩固,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恢复了社会生产,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相同点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且符合当时的实际需要;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启示①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都属于资源配置方式。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发展经济【典例1】(2015·天津文综,9)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和苏俄都实行开放的政策,引进外资发展经济,故A项正确;苏俄和中国并不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尤其是在苏俄时期,美国对苏俄是敌视的态度,故B项错误;苏俄和中国是引进外资和发展经济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与哈默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方法技巧】“审——联——比——查”四步完美解决比较类单选题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四查,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变式训练1】“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共同的失败原因是()A.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B.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C.缺乏勇于变革的精神D.改革没有任何的效果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中国的洋务运动也没有突破原有的旧体制,因此选A项。答案A【典例2】(2016·课标全国Ⅱ,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