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复习导学案【2013江苏考纲要求】测试内容考试要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著及其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考点解读】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1.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同年,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第一次提出了明确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概念。2.产生背景:①社会基础:19C末20C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各种救亡图存方案均未能使中国摆脱危机②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理论来源:借鉴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④个人因素:孙中山的革命实践3.内容:内容内容实现方式三者关系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民族革命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前提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革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政治革命的根本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长的地价归公,国民共享社会革命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4.三民主义的实践:①指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②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5.评价:⑴性质: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⑵进步性:①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②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在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等方面作用巨大。)⑶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二)新三民主义:1.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2.产生背景:①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寻求新出路②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③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④个人的努力(与时俱进,追求民主)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形成与发展创立过程理论成果(理论内容)重要著作历史影响形成:井冈山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成熟:延安时期完整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是成立后)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①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③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解放战争时期)《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三)重要认识:1.产生背景: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民主革命的的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社会条件。2.特点: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②是全党智慧的结晶。③毛泽东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