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三地理 课时27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VIP免费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三地理 课时27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_第1页
1/3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三地理 课时27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_第2页
2/3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三地理 课时27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_第3页
3/3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三地理导学案:课时27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纲介绍1.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3.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力要求:1.结合物质循环简图考查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重要意义。2.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知识。学习要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型:“六·四·二”模式”教学过程教教学过程活动形式学一学:(我非常聪明)议一议:(我潜力无穷)1.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表现举例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练一练自学要求: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之窗。学过程1.(2010·广州模拟)读图,回答(1)~(2)题。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规律(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议一议: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环节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物质循环简图能量意义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2.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2)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三地理 课时27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