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一地理上《地球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学案学习目标:记住:地壳的物质组成,三大岩石的转化。自主学习: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比较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2、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壳运动运动形态产生地貌相互关系水平运动垂直运动3、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风力侵蚀[流水侵蚀侵蚀溶蚀冰川侵蚀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流水沉积风力沉积疑点纪录课内探究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研究地壳中化学元素矿物矿产岩石矿石之间的关系用图表表示。2、(上图所示)三大岩石的区别与联系类型形成特点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二、地壳物质循环与岩石转化1、地质循环:是指和其下的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2、地质循环能量来源: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衰变产生的热能。3、地质循环产生的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消亡。与之相伴的是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4、图解法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岩浆及三大类岩石间的转换关系是难点内容。要突破这个问题要通过图来解决;如右图可看出三类岩石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被侵蚀、搬运、堆积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在高温、高压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被高温熔化形成新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完成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构成地壳物质的循环。课堂练习例1.读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方框内字母代表的物质名称:A;B;C;D。(2)在A、B、C三类岩石中,各举出一个实例填在横线上:A;B;C。(3)在A、B、C三大类岩石中,可找到化石的是。(4)图中数字所表示过程的含义是:①②③④课后练习1、有关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就是内力作用的结果B、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地壳运动是地质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D、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变质岩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B、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内力作用,它包括地质作用和外力作用C、内力作用表现为“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D、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重力能3、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A、华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喜马拉雅山D、珠江三角洲4、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形成了:A、阿尔卑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马里亚纳海沟D、日本群岛5、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图3-10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6—7题6、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7、a图地貌景观形式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沉积作用B.湖泊沉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8、地球表面虽然经百万年的风雨侵蚀,但地面仍然是不平的,对此现象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海洋水位不断升降B、地壳运动不断发生C、时间还不够漫长D、侵蚀不够强烈9、读右图,判断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甲处为喷出岩,含有化石②乙处为侵入岩③甲可能是火山岩④乙可能是沉积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综合题10、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l)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A,B,C,D。(3)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到形成,又到新的形成。【参考答案】一、1、B2、A3、C4、B5、C6、C7、D8、B9、B二、10、1)略2)重融再生侵蚀、搬运、堆积变质作用冷却凝固作用3)岩浆各种岩石岩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