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案【考试目标】一、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二、汉字与书画1、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2、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三、文学成就1、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四、戏曲与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单元知识概览本单元主要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成就,扼要说明了古代中国科技与文艺的伟大成就及其深广的世界影响。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中国古代的许多发明,都可以与四大发明媲美,时至今天,古代的一些伟大发明还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成就辉煌。在世界历史上树立起一座民族文学艺术的丰碑,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放射着独异的光彩。学习建议:紧扣课文,完成考试目标的要求【知识梳理】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四大发明(考纲要求,重点把握)1、造纸术概况:西汉时就制造出了纸。东汉时(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植物纤维纸。蔡侯纸)。贡献: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的发展。(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2、火药概况:我国古代炼丹家最早发明火药。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有进一步发展(广泛应用于军事)。贡献: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日益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和的发展。3、指南针(罗盘针)概况: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汉代制作出实际可用的司南。北宋制作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南宋时制作罗盘针。贡献: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重要意义;为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促进了远洋航行,为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4、印刷术概况:隋唐时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贡献:大大推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小结:1、四大发明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其贡献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推动欧洲率先进入近代社会。(马克思:“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发明”)2、四大发明在古代中国因缺乏必要的社会环境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二、其它科技成就(考纲未作要求,供阅读、了解)1、数学1)《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2)珠算——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计数法;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珠算得到普及。明朝时,珠算外传至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等地3)圆周率——南朝祖冲之求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2、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个恒星的位置。地动仪——东汉张衡发明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水运浑象仪,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早西方1000多年)简仪——元朝郭守敬制成的新型浑仪。1281年编成《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300年3、农学——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桢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古代四大农书。4、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总结与分析1、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不同中国:自然经济强大、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得不到深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未能充分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西方:社会开始转型。四大发明的传播,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为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长期领先世界及走向衰落的原因特点: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