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使用说明】1、课前完成预习学案,并按基础知识梳理的提示在课本上标出结构、注明要点。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3、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4、分层完成,标“★”题目要求A同学完成,标“★★”要求B同学完成。【课程标准】1.概述我国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分析我国的开放格局的形成的特点。2.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3.坚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培养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感。【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的过程与特点;招商引资及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意义难点: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等过程与方法:情感再现法、深入探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对外开放一是,认识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从中获得必要的经济意识【基础知识】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与经济开发区)1978年,中共的确定了“”方针1、五个经济特区的设立⑴时间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经济特区相继于1980年到1988年先后成立。⑵原因:发挥他们的两大地域优势,一是它们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靠近港澳台地区,是著名的侨乡。⑶目的:吸收和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⑷特点:“特”在实行特殊的和。2、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有决定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4个沿海经济开发区:1985年有先后决定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4、开放浦东和内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实现这一战略意义的第一个大决策,使开发上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内地大批开发区的涌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迭起,同时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___________________、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有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形式更加灵活。6、对外开放步骤有几步?经济——>沿海——>沿海——>开发、开放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的含义:世贸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加入世贸的历程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通过《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中国政府用了15年多的时间,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经过数轮谈判,终于在_________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它的一员。3、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中国加入世贸意味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开放,对中国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存,中国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迎接挑战,融入世界经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合作探究】★★1、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正确认识我国现在的对外开放(与旧社会对比):比较现在的开放过去的“开放”开放的前提开放的性质开放的目的开放的结果【课堂小结】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单选题1、之所以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原因不包括()A、交通便利B、是著名的侨乡C、经济基础好D、历史上与海外交往密切★2、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A、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西部★★3、下列事件,与“走出去”战略无关的是()A、海尔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B、具有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C、招商引资热潮的出现D、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4、下列表述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是()A、其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B、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