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设计康田小学王钻教学内容: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目标: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自主迁移出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2、借助例题素材,为学生理解“速度”概念以及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准备。3、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方法,提供学生充分的思考活动空间。教学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关于“0”的处理。教学难点:理解“0”和非“0”数字的对位原理,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教学用具: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计算(小黑板)40×72=60×30=30×23=53×30=20×700=40×22=200×3=208×2=105×3=208×2=209×4=190×5=要求:(1)说出计算结果。(2)说一说计算方法、步骤及注意点。2、笔算708×6=790×8=54×278=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3、导入新知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如果遇到新问题两位数乘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你会解决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板书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二、学习新知1、学习例2(1)(1)出示主题图及题目,特快列车每小时可以行160千米,30小时行多少千米?(2)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让学生汇报思考过程及结果,教师板演160×30=()千米(3)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进行讨论: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的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有几个零。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4)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160×30=4800160×30—————4800(5)练一练:2500×32、学习例2(2)出示主题图及题目,普通列车每小时可以行106千米,30小时行多少千米?(1)根据题意,学生列式:106×30=(2)将算式“106×30=”与“160×30=”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3)提问:遇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运用以有的知识你能解决吗?(4)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教师巡视。(5)反馈解决问题的情况。学生反馈时讨论:(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30————(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106×30=3180106×30——————3180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6)练一练108×40=206×30=209×40=三、练习巩固1、竖式计算203×12=290×50=2、想一想:下面的两道题,积的末尾有几个0?490×30末尾应添()个0720×15末尾有()个0250×40末尾有()个0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板书设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160×30=4800106×30=3180160106×30×30———————————48003180归纳: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作业设计:1、课本55页2、3、42、《数学指导丛书》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