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排列、组合、概率与二项式定理考纲解读(一)内容解读1、分类和分布记数原理2、排列、组合的意义3、排列数公式和组合数公式4、组合数性质5、二项式定理与二项展开式的性质6、随机事件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7、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意义8、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的意义9、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意义10、n次独立重复试验(二)能力解读1、掌握分类和分布记数原理及其简单应用;2、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3、掌握排列数公式和组合数公式4、掌握组合数性质5、掌握二项式定理与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及其简单应用;6、了解随机事件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7、了解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事件概率;8、了解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求一些事件概率;9、了解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意义;会用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乘法公式求一些事件概率;10、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意义;会求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全章知识结构梳理图考点分布用心爱心专心两个基本原理组合数公式组合二项式定理通项公式排列数公式排列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两个基本原理组合数性质二项式系数性质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排列、组合、概率和二项式定理等可能事件的概率1、高考试题中的排列与组合问题很多情况下都是直接运用分类或分步记数原理来处理;2、二项式定理的内容主要侧重考查二项式定理本身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3、概率部分的内容在近年高考的解答题中综合性比较强,一般都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相结合,以生产问题或生活问题为载体来命题。4、2008年第十章高考试题总览表题号与分数试卷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备注全国Ⅰ卷[理]T15,4分[文]T16,4分[文]T10,5分[理]T18,12分;[文]T19,12分全国Ⅱ卷[文]T12,5分[理]T13,4分[文]T13,4分[理]T18,12分[文]T19,12分北京卷[理]T3,5分[文]T4,5分[理]T10,4分[文]T10,4分[理]T18,13分[文]T18,13分天津卷[理]T5,5分[文]T6,4分[理]T11,4分[文]T11,4分[理]T18,12分[文]T18,12分上海卷[理]T9,4分[文]T10,4分广东卷[理]T13,5分[理]T16,12分重庆卷[理]T8,5分[文]T9,5分[理]T5,5分[文]T17,13分山东卷[理]T9,5分[文]T11,5分[理]T10,5分[文]T10,5分[理]T20,12分[文]T19,12分江西卷[文]T16,4分[理]T8,5分[文]T7,5分[文]T8,5分,T18,12分[理]T10,5分湖南卷[理]T6,5分[文]T6,5分[理]T11,5分[文]T3,5分[理]T17,12分[文]T17,12分湖北卷[理]T14,5分[文]T14,5分[理]T15,5分[文]T8,5分[理]T12,5分[文]T12,5分安徽卷[理]T13,4分[文]T13,4分[文]T18,12分高考备考复习建议1、本章内容在中学数学中,就其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来说都是相对独立的。在思想方法上体现着应用的观点;在复习中应该注意运用化归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在复习中应该注意把握这部分知识的逻辑关系:排列、组合知识是进一步学习概率内容的预备知识和重要基础;而概率、统计又是我们研究可能性数学的基础工具。3、排列与组合的意义、排列数公式和组合数公式的应用,以及二项式定理与二项展开式的性质等内容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而概率内容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两个基本原理是重点,又是基础;高考试题中的排列与组合问题很多情况下都是直接运用分类或分步记数原理来处理的,我们复习时不能一味追求技巧和题目类型的归纳;更应该立足于两个基本原理,注重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用心爱心专心5、概率部分的内容在近年高考的解答题中,多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相嫁接;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一般都比较强;复习时,建议在这方面多做一些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专门训练。第六十六讲:排列与组合一、必备知识1、分类记数原理和分步记数原理2、排列、组合的意义3、排列数公式和组合数公式4、组合数性质二、强化记忆1、运用两个原理解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