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属于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财产的分类,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2、通过学习知道民事法律保护和刑事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3、具有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知道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教学重点:对财产所有权的理解。教学难点: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成语(拾金不昧)。哪位同学把成语的含义解释一下?2、出示《拾钱捐款被索还》案例。提问:你怎样评价司机李某的行为?王某是怎样做的?法院是怎样判的?过渡:为什么拾金不昧的人却要赔偿损失?这是否有悖情理?法院做出的处理依据是什么?要解决这个疑问,我们就得弄清财产属于谁这个问题。二、探究新知1、假如你有1000元压岁钱,你会怎么去安排他?(师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师:从你们对这些压岁钱的安排上看,你们就已经对这1000元钱行使了财产所有权。(1)把钱放在家里。(占有权)(2)用钱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使用权)(3)把钱存进银行里。(收益权)(4)捐给灾区的小伙伴。(处分权)小结: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课件出示:财产所有权的含义。)2、在生活中你对周围的哪些财产享有所有权?例:零用钱、书本、衣服、自行车、玩具等。3、哪些财产才是公民的合法财产呢?(1)出示课件(合法财产的范围)(2)判断下列财产的合法性。强调说明:捡拾他人物品应归还失主,找不到失主应上交有关部门。如果据为己有,轻则一般违法,重则就构成刑事违法了。4、出示情境:回家的路上遇到抢劫的人,怎么办?(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结:我们要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那么怎样来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呢?(1)出示“毛驴应归谁”案例。请大家认真分析这个案例,围绕下列问题分成两组进行讨论:如果你是案例中的甲,你怎样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呢?如果你是法官,你又会做出怎样的判决?小结:我们用民事法律来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维权手段: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请求确认其所有权财产受到不法侵害且毁坏返还原物(2)出示动画短片《不幸的遭遇》思考:如果抢劫犯被抓住了,你会怎么处理它?为什么?小结:在维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时,除了民事法律外,还有刑事法律。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刑事法律是保护财产所有权的锐利武器。三、当堂检测四、反思质疑这节课你有何收获?还有哪些没解决的问题?师总结:当我们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不能以暴治暴,更不能忍气吞声,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财产属于谁》教学设计鸡西市博才中学张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