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命题人:李桂勤(省姜堰中学)姚北萍(靖江市教研室)孔令如(省泰兴中学)审题人:王瑶(泰州中学)钱厚林(泰州市教研室)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综合题。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2.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B.“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春秋史3.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4.“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以后要步入仕途须读儒家经典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5.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B.明清的君主专制C.浅议焚书坑儒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6.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喜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7.以下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论,其中与我们的观点相一致的是A.“尽管革命以新军中士兵的爆发而开端,革命本身毫无疑问仍然是一个上流阶层的革命。”B.“旧制度崩溃了,但共和派革命党人之混杂集团并未对此做出真正的贡献,仅仅充当了无足轻重的支持力量。”C.“辛亥革命并不像大家声称的那样是一种资产阶级革命,而仅仅是中国政权解体的一个简单插曲。”D.“就像1911年所表明的那样,清朝最终是由于内部的积弱而崩溃,并非被革命力量所推翻。”8.下面有四副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D.“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9.近代以来,科技文化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1858年,富有的南京市民可与本市亲友通电话B.1918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吸引了很多读者C.1958年,北京有一些人可以坐在家里看电视D.1998年,中国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10.右图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A.走“中心城市暴动”道路B.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C.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D.流动作战,袭击国民党后方11.中国外交思想中最能体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是A.中国自己要发展,就要先促进其他国家发展B.“求同存异”C.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12.根据右图分析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13.1625年,运往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