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导学案八年级班第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能抓住事物特征,理清文章结构。2、掌握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感受苏州园林的美。知识积累1、走进作者:《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原名,江苏苏州人,现代家、家、家,作品收在里。2、写出文中的难写难认字以及难解的词语。3、文体知识(1)、说明文:以为主要表达方式,或或,目的是给人以知识。(2)、说明文的分类: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不同分为:和。(3)、说明顺序:、、。(4)、说明文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式(包括总—分、总—分—总两种),一种是式。(5)、说明方法说明方法特点作用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具体例子作例证。增加文章可信度。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较,显示彼此异同。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使人有条分理析之感如同描写一样的表示说明对象的外部特征。使说明对象形象,明晰。整体感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1.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2.文中哪一句话可以概括出作者认为苏州各个园林的总体特征(其实这也是设计者的意图)?3.划分层次,理请文章思路。4.本文的结构是,说明顺序是。精读文本找出散落在文中的苏州园林的美。总结反思作业设计想象并设计“未来的校园”,可以用图画加上说明性的语言,也可以直接用语言说明,看看谁是未来伟大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