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修复:借助外界作用力使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恢复:使受损对象向原初状态发生改变重建:使完全丧失功能的对象恢复至原初水平改建:使部分受损的对象进行改善,增加人类期望的特点,减小人类不希望的自然特点区别关系图2.环境修复: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物理、化学与生物学技术措施,使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减少或毒性降低或完全无害化。类型(按对象):土壤环境修复、水体环境修复、大气环境修复、固体废物环境修复土壤环境修复:对污染的土壤实施修复,以阻断污染物进入食物链,防止随生物造成危害,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水体环境修复:利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生态的方法减少水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使污染了的水环境能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水体污染(eg电池,一粒纽扣电池能使60万升水污染)大气环境修复:采取一定的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来减少大气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化合物。固体废弃物环境修复: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对污染环境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以达到减少污染的无害化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废弃矿山、采矿场复垦、生活垃圾固废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后续处理原位修复:对污染物就地处理,使之得以降解和减毒。需建设昂贵的地面环境工程基建和运输,操作维护简单,可对深层次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但缓慢,且有一定风险。异位修复:挖掘后通过其它手段或技术进行处理。时间短,代价较高,但环境风险较低,系统处理的可预测性较高。4.环境修复技术(按方法):工程技术(机械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四类基本技术基本作用在于改变自然界的运动形式和状态环境物理修复技术:借助物理手段将污染物从环境中提取分离出来的技术特点:工艺简单、费用低。通常没有高度的选择性,多用作初步的分选。一般说来,物理分离技术没有充分达到环境修复的要求。环境化学修复技术:发展较早也相对成熟。主要包括:化学淋洗、溶剂浸提、化学氧化修复和化学还原修复等。比较而言,化学氧化技术是一种快捷、积极,对污染物类型和浓度不是很敏感的修复方式;在土壤修复中,化学还原和还原脱氯法则作用于分散在地表下较大、较深范围内的氯化物等还原反应敏感的化学物质,将其还原、降解;原位化学淋洗技术对去除低溶解度和吸附力较强的污染物更有效。特点:化学修复技术往往代价较高,容易导致其它化学物质留存于环境中,可能产生其它环境危害等。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存在于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使污染了的环境能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特点:费用小,不会引入其它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整体修复性能好,但往往耗时。第二章: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原理1.物理修复的主要技术类型,理解每种类型下的子技术;物理修复:最传统、利用污染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物理特性的差异,达到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分离的目的。优点;高效、快捷、积极、修复时间较短、操作简便、对周围环境干扰少,对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不是很敏感。缺点;修复效果不尽人意、费用较高,费人力物力较多、可能引起二次污染。物理修复的技术类型按照处理对象是否改变:原位物理修复、异位物理修复一、物理分离修复1.粒径分离------根据颗粒直径分离固体,叫筛分或过滤(干筛、湿筛、摩擦洗涤)2.水动力学分离------不同沉降或沉降速率速度(原理:基于颗粒在流体中的移动速率进行分级)3.密度(或重力)分离------重力富集方式分离颗粒(基于物质的密度)----振动筛4.脱水分离-------过滤、压滤、离心和沉淀等5.泡沫浮选分离-------需加入浮选剂,颗粒吸附到泡沫气体由底部喷射进入含有泥浆的池体,特定类型的矿物选择性的粘附在气泡上,随着气泡上升到顶部,形成泡沫,----进而收集------铜矿浮选6.磁分离-------基于矿物磁性的区别,尤其是重金属--------铁从非铁材料中分离出来将传送带或者转筒运送的移动颗粒连续不断的通过强磁场----磁选船/铁砂船概念:借助物理手段将污染物分离开来的技术特点:工艺简单,费用低;初步的分选技术;减少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