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按照“六五”普法规划要求,以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宣传方式、宣传内容、阵地建设等方面创出新的做法、新的亮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一、xxx年普法工作总结(一)做到“三个到位”,在组织实施上强化了新举措我市高度重视“六五”普法工作,将“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到全市总体工作规划中统一部署,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我市秉承前五个五年普法的好经验、好做法,在高规格、高标准开展了“六五”普法启动工作基础上,各级、各部门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事机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主管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为推动“六五”普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责任目标到位。各地各部门按照《“六五”普法规划》、《“十二五”时期依法治市工作规划》和《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的要求,及时明确了全年的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同时,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实行“六五”普法目标管理,确保了普法工作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岗。三是保障机制到位。市财政采取普法经费和公用经费搭配安排的办法,结合自身财力状况,每年都要足额安排财政预算,及时拨付普法经费。各县(市、区)每年的普法工作经费基本稳定在4万元左右,初步统计,一年来,全市共安排普法工作专项经费50余万元,有效保证了“六五”普法工作的经费需要。各级人大、政协、司法行政等机关积极发挥监督作用,每年都组织对各级普法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一年来,各地共组织全面督查10余次。与此同时,将黄牌警告引入普法考评考核工作,对凡是普法工作落后的部门和单位,毫不留情、绝不第1页共6页手软,一律进行黄牌警告,责成限期整改,起到了较好的督查效果。二、坚持“三个创新”,在法制宣传上取得了新突破一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六五”普法的总体目标和年度工作要求,抓住宣传工作重点,在普法模式、平台建设和服务手段上积极探索和创新,有效增强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使“六五”普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第一,创新了学法新模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团体,因地制宜、依需施策,一是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重点,推进依法决策。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党委(组)理论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和普法依法治理奖惩等制度,市委中心组每年组织学法达到2次以上。各地组织了不同形式的领导干部学法活动,如xx县为创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形式,特地邀请了江西卫视《金牌调解》首席调解员、省“六五”普法高级讲师团成员胡剑云教授为全县领导干部集中授课,反映良好;xx县开办领导干部“星期天学院”,定期召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法制讲座;xx县每年举办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强化法律法规学习,有效推动了全民学法用法。一年来,全市各地共举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30余次,12月份将举办法律知识考试,万余科级以上干部将参加考试。二是以青少年法制教育为重点,推进以法育人。各级中小学校对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做到了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精心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新机制。一年来,全市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中小学校达到713所,开展法制讲座500余次。全市每年9月开展新生入学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高安、奉新、宜丰、铜鼓等地开展诸如学生模拟法庭、劳教人员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三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为重点,推进依法经营。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集中学习法律法规,每年学法达30小时以上;鼓励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基层、服务企业,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147名律师、150名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了790户投产企业的法律顾问,促使企业遵规守纪、依第2页共6页法经营。特别是xx市的“四轮驱动”普法新模式、xx县的“三官二员一师”活动等,将法律送进企业,让法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