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苍南县中心镇培育和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苍南县中心镇培育和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中心镇自身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10月份以来,我局参加县政协牵头组织中心镇建设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深入金乡、钱库、宜山、桥墩、马站、矾山和赤溪等7个镇听取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并赴诸暨店口镇和义乌佛堂镇考察学习关于中心镇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现就结合这次调研有关情况简要的介绍和建议。一、我县中心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2021年龙港和灵溪两镇被列入第一批省级中心镇,金乡在今年被列入第二批省级中心镇。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县还将把钱库、宜山、桥墩、马站、矾山和赤溪等镇作为中心镇进行培育,基本形成布局较合理、功能较齐全、经济较繁荣、特色较明显、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城镇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中心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加强中心镇规划建设,区域城镇框架基本形成。我县高度重视城镇发展的规划工作,把中心镇作为县域总体规划的重要战略节点进行规划定位,做到规划先行、引领发展。编制实施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其他专项规划,形成较完善的规划体系。通过发展培育,基本形成了灵溪、龙港两大中心城区为双核,金乡、钱库、宜山、桥墩、马站、矾山和赤溪等几大镇为支撑,合理布局、各具特色、功能协调的区域城镇框架,推进了我县城镇化的进程。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中心镇功能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县中心镇大力完善基础设施,集中有限的资金,重点推进中心镇的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规划修编,进一步营造城镇的特色,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增强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城镇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大部分中心镇已成为经济繁荣、交通方便、设施完备的区域型经济文化中心。3、中心镇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加强、产业特色逐步显现。我县不断加强中心镇产业培育,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逐步形成印刷业、塑料制品业、纺织业、食品工业、金属压延加工业等传统产业,临港工业、仪器仪表业、光伏产业等八大工业产业,特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休闲旅游、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得到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和现代农业得到全面发展。各中心镇产业优势互补,产业集聚能力得到不断加强,特色鲜明,品牌效应明显。到目前为止共获得8张国字号工业商贸业金名片,5张国字号农业金名片。特别是灵溪和龙港两镇,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155.7亿元,工业总产值333.5亿元,财政总收入16.9亿元,分别占全县的71.1%、63.9%、77.5%,核心中心镇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和驱动力。4、实施强镇扩权,中心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自去年8月龙港作为温州市五个市级“强镇扩权”改革试点镇之一以来,我县积极对接,深入调研,充分征求意见,在全市第一个出台了“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三项机制”、扩大“四项权限”、打造”四大平台”。我省首个镇级行政审批中心正式成立,涉及放权、授权49个事项基本到位,项目、土地、财政支持方面得到明确,工作平台初步完善,管理体制得到理顺,龙港扩权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使我县中心镇建设在体制机制上得到了创新突破。二、中心镇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当前我县中心镇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加快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心镇发展不平衡由于受自然条件、区域发展条件、政策配套协调等方面制约,从我县目前初步确定的9个中心镇看,城镇和人口规模、经济、财政收入等很多方面发展差异较大,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如龙港镇2021年户籍人口达到25.2万,人口最少的赤溪镇才2.3万人。龙港、灵溪2021年工农业总产值分别达到236.71亿元与99.95亿元,而赤溪、马站则只有1.23亿元和9776万元,两者经济规模差百倍。相对于核心区,部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