峪口镇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党员发展工作方针,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源头活水,使党员发展工作取得较好效果。2006年以来,共发展新党员232名,其中女性108名,占46.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13名,占48.7%,初中以下文化的48人,仅占20.7%;35岁以下156名,占67.2%。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83名,占35.8%;大学生村官19名,占8.2%。130名新发展的农(居)民党员,已有12人进入两委班子,有30多人成为村级后备干部,另有10多人成为各类先进模范人物,受到镇党委、政府的表彰。一、坚持四项制度,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一是实行预审制,延伸镇党委审核把关范围。镇党委在全镇推行发展党员预审制,把好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等几个关键环节,要求基层党支部在每一步进展前,先报镇党委组织部门审核把关,从而有效防止了不按规定履行程序、照顾人情关系等现象的发生,也使“个别吸收、入党自愿、坚持标准、按规定履行手续和程序、防止不正之风”等基本原则得到贯彻落实。镇党委组织部门通过发放《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入党志愿书》、选派参加发展对象培训和上级党组织派人谈话等环节,既对要求入党人的思想政治情况、现实表现等进行把关,又重点审查基层党支部履行程序情况,认真负责地向党委会提出意见建议,确保党委会在知情的前提下进行审批。二是实行票决制,充分尊重每个党员的主体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发展党员票决制的文件精神,在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两个环节实行票决制,真正赋予党员表决权,让每名党员自主表达意愿,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重票决结果的运用,对那些虽然达到规定票数,但有部分不赞成票的表决对象进行跟踪考察,一方面继续发挥入党介绍人的作用,保持结对帮扶关系,每季度汇报帮扶对象思想、工作情况;一方面扩大考察范围,对其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了解情况;同时依靠党支部加强教育管理,通过给任务、提要求等途径,促使他们早日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三是实行公示制,交给群众作评判。坚持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等4个环节实行公示,让群众当裁判,接受群众的监督。各村通过公开栏、广播等将党支部作出的决定向全村群众公开,在公示期内党员群众可以提出疑问、举报问题,党支部作出明确解答。特殊情况还可以直接向镇党委组织部门反映情况。公示制使党员发展工作在阳光下操作,不仅是党内的事,还是全村群众的大事,人人都有知情权、监督权,做到程序到位,有效防止了突击入党行为。四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强化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平谷区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试行)》,切实严肃发展党员工作纪律,明确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的责任,从源头上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镇党委将党员发展工作列入对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考核内容,凡出现违反程序发展党员现象的在追究领导责任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经济上的处罚。实行四项制度几年来,先后暂缓发展10人,延长预备期1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2人,使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化,提高了新党员的质量,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信任。二、突出四个重点,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一是重点发展现任和后备干部入党,为村级干部队伍培育源头活水。按照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重点,积极发展现任村委会成员、后备干部入党。坨头寺村计生专干朱秀云工作踏实肯干,上任后很快得到干部群众的信任,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党支部引导她积极靠拢党组织,并指定专人联系培养,2009年3月光荣加入党组织,今年4月一名支委提出辞职,朱秀云在党员大会上全票当选为支委,在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又当选为村委会委员。南杨家桥村赵保国2007年当选为村委会委员,担任治保、民调、民政、社保等工作,由于对工作认真负责,深得村民拥护,2009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为民服务先进个人。对赵保国的入党要求,党支部认真对待,重点培养考察,于2009年6月接受为预备党员,今年6月按期转正。邢文革、毛玉山等10人也都进入两委班子,还有30多人成为村级后备干部。二是重点发展致富带头人入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