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程标准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学习目标1.根据地震波(横波和纵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示意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并掌握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征。2.结合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掌握大气圈的概念、组成与结构。3.了解水圈、生物圈的基本特征。[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地球的内部圈层阅读教材P24~P25“地球的内部圈层”,填写下列知识。1.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2.主要圈层(1)图中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M是莫霍面,N是古登堡面。(2)A层为地壳,由岩石组成,厚度不一,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3)B层为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其中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岩石圈。(4)C层为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其中外地核可能呈熔融状态。【图表解读】读教材图1-4-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据图分析:(1)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推测地幔和外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提示(1)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两侧物质或物质的性质差异很大。(2)地幔中横波可以通过,由此推知地幔的物质状态为固态。外地核中横波不能通过,由此可推知外地核可能是熔融状态。教材梳理2地球的外部圈层阅读教材P25~P28“地球的外部圈层”,填写下列知识。1.大气圈(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组成含量作用干洁空气氮和氧二者占干洁空气体积的99%任何有机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一切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很少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臭氧很少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水汽很少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固体杂质(2)大气的垂直分层。①填出大气层的名称:A对流层,B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②各个大气层的特点和作用:A层B层C层2.水圈(1)组成(2)作用:水几乎伴随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3.生物圈(1)组成:由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圈层。它非常活跃,是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地理圈层。(2)特征:生物圈分别存在于整个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地壳上层,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图表解读】读教材图1-4-5大气的垂直分层(中纬度地区),据图分析:(1)地球外层大气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各有何主要特点?(2)对流层厚度随季节和纬度如何变化?(3)平流层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原因是什么?对航空飞行非常有利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由下往上可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个层次。对流层的特点: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②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主要发生在这一层。平流层的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②空气大多作水平运动。高层大气的特点:①大气的密度非常小;②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2)夏季对流层增厚,冬季变薄;低纬度地区厚,高纬度地区薄。(3)平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上部臭氧对紫外线吸收较多。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平流层内的空气大多作水平运动。同时平流层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对航空飞行非常有利。[预习效果自测]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他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1~2题。1.在他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B.地壳—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核C.地幔—莫霍面—地核—古登堡面—地壳D.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2.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由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可知,从地表到地心依次是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和地核。第2题,若海底储有石油,因横波不能穿过液体,故横波到达一定深度后会消失,故选A项。答案1.D2.A读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3.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