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锋学案【条目解析】1.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家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系,勾画出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美苏对峙格局形成(1)形成背景实力对比: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科学技术水平领先;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英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基本轮廓:苏美为主导的雅尔塔体制。(3)美苏关系及变化的原因: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原因: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3)形成过程:揭开冷战序幕的是:丘吉尔铁幕演说。主张是: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美国的冷战政策:政治上: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出台,也标志冷战的开始。内容是:美国运用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实质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内容是: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目的是:控制欧洲。作用是:对西欧国家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3)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性质是:军事政治集团。苏联的反击措施政治上: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目的是协调和统一各国党行动。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目的是建立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3)军事上:华沙条约组织。性质是:军事政治集团。影响是: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3.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消极影响:形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表现为:(1)造成国家分裂:两个朝鲜和德国的形成;(2)引发局部战争:朝鲜战争:1950—1953年,这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越南战争:1961年—1973年,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3)引发军备竞赛: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最后苏联撤走导弹。积极影响:(1)苏美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3)亚非拉结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次世界崛起。【实战演练】一、选择题1.雅尔塔体制的本质含义是()A.资本主义体制B.社会主义体制C.确立美国世界霸主地位体制D.美苏主导下的国际关系体制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苏关系反目成仇的根本原因是()A.联盟的基础消失B.意识形态的分歧C国家利益的冲突D.美国推行霸权政策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雅尔塔体制的确立B.美苏力量的大致均势C美苏意识形态不同D.西欧各国普遍衰落4.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笼D.朝鲜战争的开始C德国的分裂D.古巴导弹危机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认为“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在西欧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提出杜鲁门主义D.进行反苏反共的舆论宣传6.美苏“冷战”最初十年,苏联采取的措施有①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②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③建立华沙条约组织④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雅尔塔体制的形成B.联合国的成立C对德国的分区占领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8.下列美苏“冷战”中的重大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是①提出杜鲁门主义②实施马歇尔计划③建立华沙条约组织④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10.揭开“冷战”序幕的是().A.雅尔塔体系的形成B.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德国分裂成西德和东德11.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有()A.政治经济一体化的集团B.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C.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D.两大阵营各自形成的军事集团12.美苏“冷战”的最显著特征是()A.美国帮助西欧复兴经济B.苏联全面控制东欧C.组织军事集团D.美苏全面抗衡,但不诉诸战争二、非选择题1.材料一第二条:缔约各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之全体攻击。因此,各缔约国应采取视为必要的行动,包括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