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二历史《第4课宋明理学》导学案【使用说明】1、依据知识结构,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2、认真研究合作探究题目,在课本上勾划好,不会的地方用红笔划出,以备小组探究。3、学案的所有内容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再合作探究。【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理解掌握: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原因;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综合运用: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第一部分:自主学习知识导学问题引领(一)儒学的危机1.原因(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_________思想和儒学家们赤裸裸的恐吓已经无法控制人心。(2)_________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2.影响(1)三教在相互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_________时期,三教调和之风尤其盛行,_________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为了重兴儒学,回应社会上礼佛、祟道的挑战,唐宋儒家学者吸收和融合_______、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二)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___________。2.理学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___________的观念抽象化为“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3.思想观点(1)理的本质:“_________”是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_____________”。在人身上就是人性。(3)穷理方法:“____________”,即接触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体验、最终贯通明“理”。1.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的思想来源有何不同?董仲舒新儒学:依据《公羊春秋》学说,糅合法家、道家、阴阳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宋明理学:融合佛教、道教思想,把这些思想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2.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程朱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4.确立统治(1)___________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2)元朝将《___________》作为科举考试内容。(3)明初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的心学(1)形成背景: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2)主要观点A.对理的认识:提出“___________”,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B.求理的方法:提出“___________”以求理的方法。2.王守仁的心学(1)形成背景:明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从而引起社会动荡。(2)主要观点A.对理的认识:认为_________是本心,就是理。B.求理的方法: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_________、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3.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_________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积极:重视_________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_________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德规范和修养方法,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3.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思想中是否有先天存在的的“理”(或“真知”)。“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知识链接】1.理学兴起的背景(1)思想文化方面: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及唐代赤裸裸的恐吓已经已无法控制人心;自魏晋以来,儒学面临佛教、道教的挑战,发展出现了危机;唐宋以来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影响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到儒学的更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