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学习目标]课程标准1.了解19世纪初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2.欣赏19世纪初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3.列举19世纪初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重点难点1.了解19世纪初期以拜伦、雨果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以贝多芬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音乐、以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绘画。2.理解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艺术出现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一、心灵的激荡1.背景(1)政治:法国革命冲击了整个欧洲及世界。(2)经济:工业革命在欧美迅速扩展。(3)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形成强烈反差。2.特点:浪漫主义是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3.代表(1)英国:以拜伦、雪莱和济慈等为主要代表,《唐璜》是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及其最辉煌的作品。(2)法国:以雨果为主要代表,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3)俄国:杰出的民族诗人——普希金。(4)德国:以霍夫曼、海涅为主要代表。概念阐释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是文艺思潮而不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浪漫主义思想运动。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流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用文学艺术的形式追求理想、讴歌进步、改革和革命,抒发强烈感情,热爱自然,风格上大胆夸张,富于幻想。而浪漫主义思想运动侧重于人文思想,它推崇情感,主张想象力的创造发挥,凸显人的情感和个性。二、浪漫乐章1.特色:富有诗意,注重情感的表达,充满幻想。2.中心:德国和奥地利。3.成就音乐家国家代表作特色地位贝多芬德国前期《第三(英雄)交响曲》以及《第五(命运)交响曲》都以英雄为主题充满了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他是音乐史上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物,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后期《第六(田园)交响曲》和《第九(合唱)交响曲》开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多描绘自然美景与人的心灵舒伯特奥地利《小夜曲》《春之信念》《野玫瑰》等比贝多芬更有诗人般的气质,因而更具浪漫主义的特色被誉为“歌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被誉为“圆舞曲之王”舒曼德国《蝴蝶》《幻想曲》散发着诗歌般的韵味,将音乐的浪漫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浪漫主义音乐全盛时期德国的代表人物问题思考材料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改变了社会的等级秩序,贝多芬真切地感到,自由将照亮一切,他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他的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突破了古典模式,最早是献给拿破仑的,但在此之际,英雄决定自己改称皇帝,失望之下,作曲家撕下了第一页的题献——《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思考贝多芬在音乐方面有哪些突出成就?提示是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三、向着自由前进!1.开始:法国画家籍里柯以《梅杜萨之筏》发表了浪漫主义的宣言。2.高峰(1)代表: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2)作品背景: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3)影响: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了高峰,他本人也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归纳总结浪漫主义文学、绘画和音乐对人的内心刻画的特点(1)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2)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注重情感表现。他们很注重画面的完整和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浪漫主义美术作品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得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3)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以突出个人感受。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因素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针对练“许多知识分子将它视为对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它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它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