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蛋白质和氨基酸(时间:30分钟)考查点一蛋白质的组成与结构1.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补充“燃料”。按照这种观点,你认为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A.淀粉类物质B.水C.脂肪类物质D.蛋白质解析“燃料”是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水不符合要求。答案B2.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B.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牛奶或蛋清解毒C.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它是人体的营养物质D.居室新装潢材料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机物,会污染室内空气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不是纤维素。答案A3.下列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淀粉B.纤维素C.油脂D.蛋白质解析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包括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是高分子物质。应选C。答案C4.下列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中只含C、H、O三种元素B.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C.糖类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可能发生水解反应解析蛋白质中除了C、H、O外,还一定含有氮元素等;油脂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糖类的主要成分不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有的糖类并非都能水解,但有的可以水解,油脂和蛋白质可以水解。答案D5.如图是某种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8NO2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C.不能和盐酸反应D.在一定条件下能和CH3COOH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解析利用碳原子可以形成四个化学键,氢原子能形成一个化学键,氧原子能形成两个化学键,氮原子能形成三个化学键,可知,其结构简式为CH3CH(NH2)COOH,即丙氨酸,它可以聚合形成蛋白质这种高分子化合物,其他选项不对。答案B考查点二蛋白质的性质6.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也不溶解B.向豆浆中加入少量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C.鸡蛋清溶液加热时蛋白质能发生凝结而变性D.蛋白质的水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饱和(NH4)2SO4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再加水可继续溶解,A不正确。石膏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结变为凝胶,即形成豆腐,B正确。加热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C正确。蛋白质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正确。所以选A。答案A7.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将两层液体分开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C.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中加热,然后过滤,滤出的溶液即为较纯的油脂D.甘蔗是制备蔗糖的主要原料,榨出的甘蔗汁因含色素而呈棕黄色,在制取蔗糖前应先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即得较纯的蔗糖解析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而溶于水,所以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由于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所以可得较纯的蛋白质;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将色素吸附,所以A、B、D正确。C项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后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所以得不到油脂。答案C8.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对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具有明显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___(写代号)。A.重晶石B.蓝矾C.碘酒D.高锰酸钾E.酒精F.生牛奶G.熟鸡蛋(2)如果你发现有人误服重金属盐而出现了轻微中毒症状,需要你马上对病人进行抢救,你认为上述物质中可以应用的是(写代号)____________。(3)当你选择物质对病人进行抢救以后,下一步的打算或做法是(写代号)____________。A.建议病人快去医院继续治疗B.将病人安置于通风处呼吸新鲜的空气C.建议病人卧床休息解析(1)蓝矾、碘酒、高锰酸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