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教学理念下小班听力课堂活动的有效探究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严婉华【摘要】小班化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为每一个学生增加了更多教育平等的机会。而动态教学理念下的听力教学模式则是笔者一直在探究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以一节区教学研讨的小班听力课为例,从分析、改进两次试教课到其最终呈现,探讨在动态的语言教学环境中组织并开展有效的小班课堂教学活动,围绕中心话题细化活动的目标定位,组织学生参与贴近生活的活动中体验交流,让学生在完成英语活动的过程中边学边用,在习得的过程中实现语言内化。【关键词】动态教学;小班教学;听力课堂活动一、引言2011年,我校正式开始实施小班化教育。小班教学中,人数减少了,学生获得实践的机会增加了,课堂教学从单一、机械的教授语言技能正逐步转变为师生和生生互动、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形式多样,体现综合人文素养的动态教学。本文以《牛津英语》(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a)八年级第二学期Unit5中的ListeningA为例(这是一节区教学研讨课),通过笔者和级组的英语老师们对这节听力课进行反复分析、研讨和实践,着重探讨动态教学理念下小班听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二、设计小班听力课堂活动的依据1.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课程以发展人性为目的,并能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外语专业隶属人文学科,外语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重视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的价值”(金利民,2010)。笔者认为在中学英语教育中应注重人文主义教育,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提供活动的机会,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从而促进个别化教学的发展。2.听力课的动态教学“动态教学模式将教材静态知识通过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来体现,需要教师利用合理、灵活的教授技巧,去创造出一种动态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并促使他们参与到语言交流的进程中,在动态的交流中达到教学目的”(笔者,2011)。听力课的动态教学就是“通过调整常规听力课中三个环节的时间,减少听前和听中的时间,适当增加听后活动时间,在听后活动教学中采用动态活动形式,创造动态的语言环境”(笔者,2011)。三、教材分析本节研讨课为听力课,其授课内容选自《牛津英语》(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a)八年级第二学期Unit5中的ListeningA,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听一段有关伦敦家庭青少年每月花费的对话,练习听写英语数字的能力。(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b)。”《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教育部,2012)。听力课中,应该把听力技能训练和语言运用活动(即听与说)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学习。四、教学构思的对比、改进和最终呈现在进行区教学研讨课前,我们在级组的(5)班和(2)班分别进行了教学尝试,教学构思主要是围绕ListeningA的表格中对两个城市的学生(伦敦和广州)分别在吃、穿、学、外出活动、零花钱和其他方面六个消费主题进行对比。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父母每月在自己身上花费了1多少钱,从而学会感恩父母和培养正确的消费观。下面是笔者和备课组的教师们先后在(5)班和(2)班的教学流程,通过对预习、听前、听中和听后四环节中具体的课堂活动的对比,不断调整改进,最终在(4)班完成区教学研讨课,成为最终的呈现。1.教学流程(1)预习活动表一:活动第一次第二次最终呈现课前预习按照课本ListeningA的表格中的主题,让学生回家逐一询问父母,把数字在youramounteachmonth一列的表格上。全班五个小组各承担一个主题。要求:1小组自拟简单的问卷调查。2用spend…on,cost或payfor等词组进行问答交流。1小组自拟问题采访同学,把问题和结果制成表格.2课前小组把表格呈现在小黑板上。3教师课前调查学生月零花钱的数额,取其平均数作为听后其中一个活动的参考值。教学目的学生回家询问父母,旨在了解表格六大主题以及广州家庭学生每月花费的大概数额。为听后的讨论活动做好备。小组讨论设定问题,了解了表格的结构和内容。学生在交流体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