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教案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全文。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重点难点1.重点:(1)朗读和背诵全文。(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2.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学法引导1.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岳阳楼就在本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谪守(zhé)朝晖夕阴(huī)迁客骚人(sāo)霪雨(yín)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潜形(qián)岸芷汀兰(zhǐtīng)皓月(hào)心旷神怡(yí)宠辱偕忘(xié)浩浩汤汤(shāng)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3.查字典,对比注释,试翻译课文。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与文人们登楼赋诗。2.解题。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三、正课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增其旧制:制,规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叮嘱。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浩浩汤汤:浩浩荡荡。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4.学生读课文一、二段,背诵。四、作业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二课时一、预习背诵课文。二、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文章大意。三、正课1.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连月不开:开,放晴。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薄暮冥冥:薄,迫近。冥冥,天色昏暗。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2.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色。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3.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微,无、没有。4.再次朗读这篇文章。四、小结1.一词多义。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有时而或长烟一空国国家国恒亡或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都则有去国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