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前预习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侵蚀地貌时期(或部位)作用过程地貌类型初期以_____侵蚀和下蚀为主,侧蚀为辅河谷不断__________,形成“___”型谷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_____、凸岸_____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_____成熟期以_____作用为主河谷进一步展宽,呈___型2.堆积地貌(1)山前:___________平原。(2)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3)入海口的海滨地区:________。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2)方便对外联系和______。(3)提供丰富的_________。2.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的影响(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___________。(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________。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聚落一般沿河成_____分布。(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________向______过渡的地带。特别注意不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不相同:河流的侵蚀地貌对聚落的吸引力较小,所以聚落分布较少;河流堆积地貌对聚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原因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易形成聚落。重点突破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学以致用学以致用1.读图,回答(1)~(2)题。(1)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图中四城市相对处于不利区位的是()A.AB.BC.CD.D(2)受地形、河流等条件影响,B城市地域形态和下列哪一城市最接近()A.上海B.重庆C.西安D.兰州关键点击河谷地貌的成因分析1.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图①)。2.河漫滩的形成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图②)。学以致用2.读图,回答(1)~(2)题。(1)有关河曲地貌、弯道水速、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B.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C.甲—c—沉积—兴建仓库D.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2)如果一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的上游,请问所走的航线是()A.a线或c线B.b线C.c线D.a线高考回放一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条支流中,水流较湍急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它们的主要补给类型为________,河流径流量变化主要特点为______________。(2)结合图中信息,推断河流的下游常形成的堆积地貌及特征。(3)图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信息提取】通过图文材料可得出以下有效信息:1.由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东南沿海地区。2.由图示等高线海拔高度可知该地为丘陵地区。3.由图示等高线的疏密,可判断地形的陡缓状况。4.图示居民点,沿河流、河谷分布。【精讲精析】第(1)题,根据a、b两支流流经地区等高线分布疏密状况知,a河流流经处地势陡,故河流流速快,a、b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水补给是主要的补给类型,受季风的影响河流径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第(2)题,图示河流下游地势平坦,多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第(3)题,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居民点沿河分布。【参考答案】(1)a河流a处谷地坡度大于b处谷地雨水补给径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2)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地貌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3)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河流沿岸地区。特别注意图示易错点在于第(2)题,原因多在于对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分布不明确。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洪积—冲积平原,分布在出山口处;河漫滩平原,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课堂检测读下列四幅图,完成1~3题。1.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