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课题研究之前我们朗读课的主要做法:教师对朗读课的认知比较肤浅,简单地理解为朗读课就是“读”,目的是扫除生字词障碍,学生能读地通顺,断句正确即可。主要做法是上课老师范读,学生听读,然后不断点学生试读,读到通顺为止。存在的问题:这种朗读课仅仅为学生解决了生字词问题,缺乏技巧的指导、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课后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不到位,理解不深刻,更不能做到学以致用。二、在课题研究之后我们朗读课的主要做法:大胆放手,先让学生试读,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想象的空间,再通过提问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自由解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之后再让不同的学生试读,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的朗读获得更多不同的感受,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良好的效果。我们还尝试讨论教学法,在教学时将学生分成多个讨论小组,采用协作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强调以学生的团队学习为主。在小组中学生思维可以相互启发,也可以更多地交流朗读经验,提高语文素养。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散文,并掌握散文朗读方法,为其今后的散文学习和能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更常用的是情景式教学法,这种方法适合运用于散文朗读教学,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深入理解散文的内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甚至可采取视频朗读便于学生直观感知文本,不仅压缩教学时间,还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课题研究前后我们的朗读课教学主要改变:相对于以前的朗读教学,通过课题研究,我们现在更注重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散文阅读的有效教学,大胆放手,在教学中留有想象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朗读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的感知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