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球(课时)地球运动课件目录CONTENCT•地球的概述•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磁场•地球的气候系统•地球的演化历程01地球的概述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质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赤道略微鼓起,两极稍扁。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公里,赤道周长约40,075公里。约为5.965×10²⁴kg,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测定。地球的物理特性80%80%100%地球的构成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由多种岩石构成,包括陆地和海底。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占据地球体积的约84%,主要由硅、镁、氧等元素构成的岩石组成。外核是地球的最内层,主要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产生地球的磁场。地壳地幔外核根据放射性定年法,地球的年龄约为45.4亿年。地球的年龄地球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地质时代,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生物和地质特征。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年龄02地球的运动01020304定义周期影响速度自转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球赤道附近离心力的增大。一个恒星日,约为23小时56分。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一周的运动。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两极最慢。公转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运动。一个恒星年,约为365.25天。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最快,远日点时最慢。定义周期影响速度定义角度影响周期性变化地球的倾斜01020304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不垂直,而是呈一定的倾斜角度。约为23.5度。产生四季变化、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的倾斜角度随时间缓慢变化,周期约为4万年。03地球的圈层结构定义厚度特点地壳地壳的厚度在海洋部分约为5-10公里,而在大陆部分则可以达到60-70公里。地壳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圈层,地震、火山活动和板块运动等地质现象都与地壳有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由岩石构成,是地球表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地幔位于地壳之下,上地幔和下地幔由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岩石构成。定义地幔的厚度约为2,800公里,占据了地球体积的82%。厚度地幔中的岩石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可以发生流动和缓慢的对流运动。特点地幔厚度外核的厚度约为2,200公里。特点外核是地球磁场的来源,由于高温和高压作用,铁和镍在外核中发生对流运动,产生电流并形成磁场。定义外核是地球的最内层,位于内核和地幔之间,主要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外核03特点内核是地球的最中心部分,由于温度和压力极高,内核中的物质处于一种超固态,并产生强烈的磁场。01定义地球的最中心部分是内核,主要由固态铁和镍组成,由于极高的压力和温度,内核的物质处于一种超固态。02厚度内核的厚度约为1,220公里。内核04地球的磁场地球内部的铁、镍等金属元素是产生磁场的主要来源。地球内部的金属元素流动形成电流,进而产生磁场。磁场来源电流产生磁场地球内部磁偏角是指地球磁场线与地球表面垂直的线之间的夹角。定义磁偏角随着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是导航和地质勘探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变化特性磁偏角强度方向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地磁场的强度在不同地区和深度有所不同,其平均值为50,000纳特斯。地磁场的方向大致指向地理北极,与地球的自转轴有一定的倾斜角。05地球的气候系统大气层是地球气候系统的最外层,对地球的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词大气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并将其中的大部分热量反射回宇宙空间,同时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热量,对地球的温度进行调节。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如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够让阳光透进来照射地面,同时阻止地面热量散发出去,保持地球表面的温暖。详细描述大气层总结词水圈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的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详细描述水圈通过蒸发和凝结等过程,能够将大量的热量从海洋表面输送到大气中,对全球气候进行调节。此外,水圈还能够调节地表温度和湿度,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形成。水圈总结词冰冻圈是指地球上的极地地区以及高山地区的冰川、冰盖和冻土等,对地球的气候变化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详细描述冰冻圈能够反射大量的太阳辐射,对地球表面温度进行调节。同时,冰冻圈的融化能够影响海平面高度和全球水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冰冻圈06地球的演化历程早期的地球地球的形成大约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