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清明节祭祀活动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2024清明节祭祀活动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清明节的主题教育,让同学们了解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另外还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一些习俗,清明节的历史由来。通过这次主题教育,还让学生来缅怀先烈,知道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二、活动时间:4月2日三:活动地点:四年级一班四、活动过程:(一)1、利用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1)清明节习俗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2)祭扫烈士墓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二)让同学们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1、小组内交流班会体会。2、指名让学生体会,及时表扬说得好的同学。3、引申: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歹徒、小偷、坏人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不是能像革命先烈那样舍身为人呢?我们能不能非常机智的与歹徒等做斗争呢?你都有哪些机智的方法与同学们分享呢?4、作业:利用假期得时间跟自己的父母去祭扫先祖、参加植树活动,为祖国添绿色。(三)师生总结。今天,在《清明时节忆先烈》的主题班会中,我们同学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知识,又知道了一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迹。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们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2024清明节祭祀活动主题班会教案【篇2】一、活动时间:自定二、活动地点:幼儿园各班教室及空土地三、参加人员:全体幼儿及教师四、活动准备:1、做好的清明果若干2、柳枝若干,小铲若干,小水桶若干五、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清明果的外形特征及清明节习俗2、通过品尝知道清明果的味道3、让幼儿了解,插柳是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4、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5、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六、具体活动流程安排:1、各班开展清明节活动,让小朋友自带清明果,在班里进行讲述吃清明果这一习俗特征,并介绍清明果的外形及清明节的其他习俗如:扫墓、插柳等。2、教师口述制作清明果的制作过程,让他们更深入的知道清明果制作的方法及吃清明果的主要意义所在。3、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1)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2)教师:“小朋友们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带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4、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1)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2)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春天已经来了。5、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1)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