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3.《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八年级()班姓名:【学习任务】1、掌握生字“藻荇”“竹柏”“寝”的读音,理解记忆“念”“相与”“步”“盖”“但”“耳”等词语的含义或用法,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字词的基本方法。2、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其妙处。3、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知识储备】1、关于“月”的诗句。(1)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2)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3)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5)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2、关于苏轼。3、本文写作背景。个人反思评价:【自主学习】(学法指导: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查找资对课文进行预习)1.本文选自《》,作者是(),字(),号(),()(朝代)著名文学家。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同为“()”之列。他的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创了()词风。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遂至()未寝()竹柏()藻荇交横()()3、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1)念无与为乐者。(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自主·合作·探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结合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并翻译句子。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然:翻译: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翻译: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相与:翻译: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盖:翻译: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耳:翻译:个人反思评价:【合作学习】(学法指导: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积极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议、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2、文中描写庭院月色着力表现了月色的什么特点?作者仅用了十八个字就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你能说说这句写景的妙处吗?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你找找看。4、“闲”字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闲人”一词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自主·合作·探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个人反思评价:【拓展延伸】1、苏轼,你……(读了本文后,你想对苏轼说些什么?)2、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月下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个人学习小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