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4.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习题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1.2015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6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解析】从材料“35周年”这一前提可以了解到《告台湾同胞书》发布于1979年。根据所学可知,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故本题选A项。【答案】A2.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A.社会制度不同B.实施群体不同C.主要作用不同D.享有权利不同【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特别行政区按照“一国两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A项正确。【答案】A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两制”()A.构想正式提出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C.有了法律依据D.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解析】“一国两制”作为我们国家实现祖国统一的政策写入宪法,表明“一国两制”的实施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答案】C4.有人说在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撒切尔夫人碰上邓小平是“铁娘子碰到了钢铁公司”。撒切尔夫人也回忆说:“我们是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由此可见,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A.中国政府坚定的立场B.世界潮流的推动C.邓小平高超的外交水平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解析】由材料中“钢铁公司”“实力上又远远超过”可知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B项是外因,C项是个人因素,A项中国的坚定立场是以综合国力强大为后盾的。所以选D。【答案】D5.1997年,中国成功收回了香港的主权。对此,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日益强大的中国驱散了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一道残阳。”你对这个评论的看法是()A.正确。香港回归标志着英国殖民帝国历史的最终结束B.正确。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C.错误。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根本原因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D.错误。英国依然是世界上一流的殖民帝国和政治大国【解析】中国成功收回香港的主权,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一国两制”的实施是其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正确,C项错误。A、D两项表述与事实不符。【答案】B6.实事求是原则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制定革命和建设政策的基础和出发点,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地区实行了不同的政策:特别行政区、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以上三者的共同点是()A.都有自行制定法律的权力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制度C.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D.都可保留军队【解析】经济特区在于经济政策的特殊性,少数民族自治区强调的是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问题,特别行政区特殊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三者的前提都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属于地方政府。【答案】C7.毕殿龙在《马英九获胜,九二共识或成为台湾共识》中认为:“这次马英九的获胜,是马英九两岸关系的胜利,是行之有效的九二共识战胜了蔡英文空心的台湾共识。”实质上体现了()A.实现统一是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望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唯一方式C.和平统一是台湾民众的迫切要求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解析】从题干中的材料“行之有效的九二共识战胜了蔡英文空心的台湾共识”可以看出,台湾人民对“一个中国原则”有着普遍的共识,马英九以此获胜实质上是台湾民众要求祖国和平统一的迫切要求。A、B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排除。【答案】C8.“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辞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