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政治史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5题,共50分)1、西周时期,一位诸侯娶了一位妻子,这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又娶了一个妾,其妾接连为他生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后来,其妻又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死后,他职位的继承者应是()A.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D.三儿子2、君权和相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对基本矛盾,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是()①秦朝三公九卿制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③北宋设三司使④元朝行省制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哪些是专制决策的结果()①长城②大运河③十三行④票号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1861年,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后,在日记中写到:“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天朝天亩制度》D《天演论》5、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侵略开始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用心爱心专心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6、《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7、下面有四副有关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哪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8、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9、1927年—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革命政党在政治上日益成熟的十年。这“成熟”表现在()①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②妥善处理了党内矛盾和分歧③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④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0、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用心爱心专心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主张。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11、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③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④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