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2单元第4节水循环和洋流同步测试湘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下图是“某地水循环运动中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分析1~2题。1.图中M表示()A.形成地下水B.形成生物水C.形成湖泊水与沼泽水D.形成冰川等固态水2.该地人们的下列活动,可促使M增加的是()A.植树造林B.扩大耕地规模C.修建水库D.城市化加速解析:第1题,图中M水量占总水量的50%。结合降水的转化主要是蒸发、地面径流、地下径流,故M应是形成地下水。第2题,地下水是由地表径流下渗形成的,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可增加下渗。答案:1.A2.A“一滴水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这句话涉及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①径流②蒸发③降水④水汽输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这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大气圈④软流层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第3题,“江入大海”是径流,“化为彩虹”需要蒸发,“变为积雪”为降水。第4题,“大海”为水圈,“彩虹”在大气圈,“高山”和“地面”为岩石圈。答案:3.D4.D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5~6题。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解析: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和流程可判断出①表示降水,②表示地表径流,③表示蒸发,④的图例含义为流域间循环,因此为跨流域调水。故选B。答案:B6.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解析: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中,要保护好水源地,在输水过程中要减少水资源的损耗,同时要注意节约用水,在排水时不仅要防止当地的水污染问题,还要防止污水对其他地区的污染,故D选项不够恰当。答案:D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完成7~8题。7.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A.①—冰川融水补给B.②—湖泊水补给C.③雨水补给D.④积雪融水补给解析: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春季来源于冬季的积雪融水,夏秋季节来源于降水。同时图中显示河流的源头是湖泊,故也有湖泊补给,一般河流都有地下水补给,并且地下水补给较稳定。故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地下水、积雪融水、大气降水、湖泊水补给。答案:C8.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A.水位季节变化大B.泥沙含量大C.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D.冬季封冻断流解析:淮河冬春季节既无湖泊补给也无积雪融水补给,故水位季节变化大于东北地区的河流;同时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而淮河只有夏汛;东北地区植被覆盖较好,河流含沙量小;由图知,该河冬季未断流。答案:C读“海陆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9~11题。9.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海平面等温线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等温线向南凸出B.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C.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D.④处等温线向南凸出解析:据图可知,此图表示北半球,且②③分别为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大洋东岸和西岸,故②为寒流,③为暖流;①④分别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的大洋东岸和西岸,则①为暖流,④为寒流。故④处等温线受寒流影响向南凸出。答案:D10.实际调查发现①处附近有世界性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是()A.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B.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流C.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D.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解析:①在北半球60°附近大陆西岸,应为北海渔场。答案:B11.若阴影变为海洋则最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A.①处附近海域B.②处附近海域C.③处附近海域D.④处附近海域解析:若阴影变为海洋,则①②③④位置发生变化,洋流性质也随之改变,据著名的四大渔场相关知识可推知①处附近海域受寒、暖流交汇影响可能形成渔场。答案:A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