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同步训练1/8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中国首枚X射线天文望远镜“慧眼”在550公里高的近地圆轨道上,成功监测到引力波源所在天区,参与监测首个引力波电磁对应体。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慧眼”望远镜运行在大气的中间层B.极光是太阳活动的一种标志C.太阳活动可能干扰短波通信D.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大气的平流层2.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D.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答案】1.C2.B【解析】1.中国首枚X射线天文望远镜“慧眼”在550公里高的近地圆轨道上,结合图示中的各大气层海拔高度,“慧眼”望远镜运行在大气的热层,A错误。极光是太阳活动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磁场碰撞产生的现象,不是太阳活动的标志,B错误。太阳活动可能干扰短波通信,C正确。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地球大气的对流层,D错误。2.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海拔越高,距热源越远,吸收热量越少,气温越低,B对。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不是大气主要热源,A、D错。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不是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C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同步训练2/83.①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4.三圈环流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出现在A.A处B.B处C.C处D.D处【答案】3.B4.C【解析】3.读图,根据纬度,①处位于低纬度,是东北信风带,盛行风向是东北风,B对。A、C、D错。4.三圈环流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出现在C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位置,C对。A处是赤道低气压带,B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处是极地高气压带,A、B、D错。5.读下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关于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D.甲地可能形成台风【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等压面形态,近地面,甲地气压高,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乙地气压低,气流上升,可能出现阴雨天气,B正确。但不能判断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A错误。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①处气压比②处低,C错误。甲地是高压,不可能形成台风,D错误。6.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B.C.D.【答案】D【解析】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比海洋增温快,降温也快,昼夜温差陆地比海洋大,A、B错。同是海洋,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昼夜温差大,C错。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小,D对。7.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向的箭头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同步训练3/8A.AB.BC.CD.D【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风都是由高压指向低压,AB错误;南半球风往左偏,结合题中图可知C正确。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下列问题。8.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A.夏威夷高压B.印度低压C.亚洲高压D.冰岛低压9.此时被A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A.副极地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10.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C点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11.此季节,北京的气候特点是A.高温少雨B.温和湿润C.炎热干燥D.寒冷干燥【答案】8.C9.A10.C11.D【解析】8.根据图示海陆轮廓,图中A气压中心是高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名称是亚洲高压,也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C对。夏威夷高压分布在太平洋,A错。印度低压、冰岛低压是低压中心,B、D错。9.此时被A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A对。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被亚洲低压切断,B错。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C错。极地高气压带位于极地地区,D错。10.C点位于东亚地区,A是北半球的高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东亚地区正值冬季,C点盛行风向是西北风,C对。A、B、D错。11.此季节,亚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