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色彩构成基础授课课时6(2理论+4实操)授课形式新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色彩构成基本知识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讲授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直观教学方法,利用色彩基本原理完成一幅作品。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色彩原理,增强学生对本课的兴趣。教学重点色彩基本原理教学难点各种方法的语言表现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实习作业法教学资源准备平面构成范画、作品、u盘、卡纸、颜料、画笔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观看范画,引入主题。二、任务引领:运用色彩基本原理进行设计应用三、新一、色彩文化史对于人类生存来说,色彩语言是不可缺少的,其价值体现是具有特殊地位的。以红色为例(其它色彩也各有不同特性),它被认为是一种色彩名称,准确地说,其实它是可视光波波长在640〜750mm范围内的暖色光源的统称。由于它在可视光谱中光波最长,并且位于可视光谱的极限附近,所以它很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并产生兴奋、激动、紧张感。红色,英文名red,其含义是紧张的、炽热的、流血的、暴力的、喜庆的。另外,因为红色能导热,给人以温暖感,所以人们称其为暖色。它赋有生命力、充实、饱满、成熟,以及男性的主动、刚强、有力。中国古时候有“红男绿女”之说,在《周礼•考工记》中有:“五方正色,南方谓之赤”之说,大概是因为中午正南方向的太阳照射的角度,给人们带来温暖的缘故。在中国封建社会统制严格时期的建筑中,所使用的色彩有非常严格地规定。宫廷建筑以红墙金顶为主色,而民宅却被禁止使用红色,只能是白墙黑瓦顶。二、色彩与艺术心理我们还以红色为例,做一个服装色彩应用的实验。假设用一套设计精美、情调浪漫飘逸的时尚夏装套裙作为确定的不变条件,但可变的因素是环境条件。如果说我们将它穿在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与不同身份的人身上,出现在不同的场所,那么给人的视觉效果、心理感受、关注的焦点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魅力,都会是截然不同的。三、色彩与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色彩学体系。色彩除了视觉方面传达着美感信息之外,在人的心理情感、时代特征、宗教信仰、地域风俗以及民族文化等诸多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社会意义上给人以精神依托。可以说,客观视觉上的色彩充满了社会时代的内涵,更具有社会象征意义。美国有位色彩学家曾说过,人有自我与环境相调和,随流行的要求。这正是色彩在人心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世界流行色协会,每年都要根据有关色彩的信息和情报,对流行色进行预测,并颁布将要流行的一套主色系列。其主要目的是对冷暖、纯度、明度作周期性变化,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四、色彩基本原理(一)、光与色我们已经讲到,人们只有凭借着光才能看到物体的形状、色彩,有了光才有了人的色彩感觉,从而获得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因此,色就是光刺激人的眼睛的视觉反映。物体在光的照射下所呈现出的颜色就是物体色。各种物体由于大小不同,形状各异,质感差别等,所以其均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光的特性,而它所反射的色光即是该物体的固有色。(二)、色彩分类1.无彩色无彩色系是指黑白两色和由黑白两色混合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2)有彩色.有彩色系可分为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系列,通常我们把这些色彩称为色相。(三)、色彩三要素1、色相色相是色彩的相貌,即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不同的波长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红、橙、黄、绿、蓝、紫色每个字代表-一个具体的色相!注意:色相是由波长决定的,所以比如粉红色,暗红色,灰红色是同--色相(都是红色相)只是彼此明度和纯度不同而已!色相可以分为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2、明度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最适合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象我们画的素描,黑白照等。白色的颜料是反射率较高的物体,在其他颜料中加入白色,可提高混合色的明度,黑颜料则相反。3、纯度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也可以说色相感觉明确及鲜灰的程度。任何--个色彩加白,黑,灰都会降低它的纯度,越多就越低。每一种色如果们要改变-种颜色的纯度,可以用的几种方法:加白: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