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学设计北塬中心校李阿青《找春天》【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春天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同时,在“感受阅读的兴趣”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真真切切地开启学生智慧的心灵,引领他们走进春天、融入春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材分析】《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去找春天,课文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着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特殊的气质;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喊着叫着......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情分析】去年春天,学生已经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专题的课文,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经有了切身的感受。他们能够把自己对春天的体验带到文本中并和文本中描写的春天产生共鸣。教学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用心感受春天,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激发热爱春天的情感,愿意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去想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会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寻找春天,通过朗读、理解、感悟去体会春天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熟读成诵【教学难点】体会春天的美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音乐导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跟唱师:你们想去寻找春天吗?生:想!师:你们看,春天正向我们走来。(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丽图片)师:大家感觉春天美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去图画里寻找春天的影子吧!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思考小能手:寒冷的冬天过去,早春来临时大自然都有哪些变化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师: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3.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1)做动作猜字:遮掩探(2)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3)看图片认字:鹊4.重点提示:“遮、触”两个字都是翘舌音;“嫩”是鼻音,声母是“n”5.学生熟读课文,进一步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二、认知贯通师: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同学们,让我们和书中的小朋友一块去寻找春天吧!1.齐读第1~2自然段(1)学生边读边体会,小朋友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2)交流:引导学生从两个“春天来了”体会小朋友们激动的心情,从“脱掉、冲出、奔向、寻找”这几个动词体会小朋友们急切的心情。用高兴、欢迎、欢呼的语气朗读第一自然段;用快乐、高兴、等不及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练习朗读)2.学习第3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教师提问:春天像小姑娘吗?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呢?(害羞。)(2)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躲躲藏藏)(3)出示早春图,看看春天隐约的痕迹。(4)这一点点嫩芽不细心能找到吗?这春天真会藏,所以她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5)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一段呢?(用轻柔、喜欢的语气朗读。)3.学习第4~7自然段。(1)自由读第4~7自然段,完成练习:这四个自然段写我们在_找_春天。(2)再自由读第4~7自然段,完成练习:我们找到了__小草_(眉毛)____。我们找到了__野花_(眼睛)____。我们找到了__嫩芽_(音符)____。我们找到了__小溪_(琴声)____。(3)齐读这四个比喻句,读出春天的美好。4.朗读最后一段,体会小朋友们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师范读,生思考:小朋友是怎么找到春天的?心情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