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十九中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审核人:审批人:使用时间:年月日姓名:班级: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编号:1、藤野先生学习目标: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难点:(1)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线。(2)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3)结尾部分的作用。资料链接1.作家作品: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36年病逝于上海。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风筝》、《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2.《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我们前面提到的《风筝》、《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3.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的预习情况:原因是:组长签字:监督员签字:导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案1、初读课文,整理出应该掌握的生字词。【方法指导】建议边读边圈划出生字、生词,并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解决:字音、字形、词义。2、介绍作者及其写作背景3、选出你本组喜欢的一段进行朗读。探究案4、精读课文,概括出在仙台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藤野先生为或(对、向)我做什么事,抓关键词进行概括。】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结合文章谈谈作者对藤野先生为什么有如此深厚的情感?训练案6、分析下文,回答问题。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②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③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④实在标致极了。⑤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⑥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中“无非”是的意思,“这样”是指。这句话表达作者的感情。(2)这两段写作者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在①,②,③。(3)第②句用的修辞方法是,它的作用是。(4)第④句用的修辞方法是,它的作用是。(5)第一段中有四个“也”字,其中有一句中的“也”与另三句用法不同,这个句子是,不同的理由是文中三个“顶”字,其中一个与另两个不同;是,理由。(6)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正反映了他。运用比喻、夸张、反语,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嘲讽。我的学习情况是:原因是:组长签字:教师签字:第二课时阜阳十九中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审核人:审批人:使用时间:年月日姓名:班级: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编号:预习案1、是什么事促使鲁迅弃医从文?探究案2、品读课文,重点体味下面的语句。(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