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爱”凤县凤州中学刘利管理班级,是一项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力。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十几年了,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是充实。因为,我是与心灵打交道的人,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充满创造力的学生。我认为:永恒的“爱”。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良心天平。下面是我在班级管理中的几个小案例:一、正确认识“沉默是金”。[案例]:我现在所带九年级(一)班,班里有几名学生总是喜好违反纪律。每当上自习课或晨读课老师不在的时候,班长念某总是来向我报告说:“老师,其他同学都很好,就是蒋某、杨某、吴某,他们几个学生老是说闲话,而且还说个不停,我去管他们,他们还不服气甚至反来骂我…”我听了以后,开始时,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说教,而且让他们写自我认识,但是时间长了收效甚微。有一天,这些学生中有一个叫杨某的又犯了错,当时我将他叫进我的办公室,但他还是那种毫不在乎的样子,一直在等待我的批评。正好办公室没一个老师,我没动声色,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那样平静地一直看着他……因为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说啥话好,但是令我奇怪的是:当时我一点儿也不生气。渐渐地我发现,他慢慢地有了变化,从一开始的满不在乎的样子到后来有点儿局促不安,又过了一会儿,我的视线离开了他,我拿起一本英语书在低着头看,这时他也低下了头,或许他感觉我会用知识去考他,去为难他吧(因为这个学生一直学习不用功,成绩平平)。他偶尔抬头瞟一下我,我知道他在窥测我的内心,观察我的神态表情,但是我还是出乎平常地、平静地看着我那本书(其实我一个词都没看进大脑中去)。这时,他又低下了头。而我却把头抬了起,把视线又转移到他的身上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画,他偷偷地瞅了瞅我,把他的头越发低了下去,这时,他显得更加不安了。又过了许久,我的声音终于打破了这沉重的沉默:“你可以走了。”他抬起头惊讶地望着我。“你可以走了”我又重复了一遍。他一边回头看着我,一边拖者疑虑的脚步默默地走了。这次冷战以后,他竟然连着几个月表现很好,为此我还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后来尽管他有时有轻微的不良行为反复的表现,但是经过对他的那种“沉默疗法”,他确确实实变了。直到现在,大约五个月过去了,他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上课违反纪律,反而他被师生们评为“进步快学生”。同样,我针对班级中那几个调皮、反复违纪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他们分别实施了不同的“沉默疗法”。现在,他们首先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明确的认识,学习上肯下功夫了。随着他们的转变,这个班级的纪律、学风也比以前好得多了。[评析]: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许久的沉默有时更能使学生明白老师的心。学生并不是不知道他们犯了错误,作为老师,如果总是一味的批评、斥责学生,学生就会觉得厌倦,甚至出现叛逆、逆反心理;相反,我什么都不说,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想,想清楚了他们会明白老师的一片爱心。二、善于运用表扬、鼓励来替代批评。1表扬是教育学生中最主要、也是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到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运用好表扬的艺术,在班级中为学生树立一个个鲜活的榜样,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我所教的九年级一班有些学生,以前在学校里纪律、学习、行为等方面表现都较差,经常受到老师们的批评。对这类学生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他们的逆反心理已经形成,受批评习惯了,把批评当成了家常便饭,没有任何效果,如果继续运用这种批评的方法教育他们,必然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而,我换用表扬、鼓励来激起他们的上进心。[案例]:还是前面提到的那几个学生,有一天,在上英语课的时候,我刚讲到语法(过去完成时态)难点处的时候,吴某先钻到桌子下面,随后突然站起来喊:“老师,我捡到了一支钢笔!”顿时,整个课堂秩序乱嚷了起来,学生们哈哈大笑并且互相问:“是谁丢的?”我立即说:“Bequiet!”大家肃静了,注视着我。或许学生们心里都在想:“她打断了老师的讲课,扰乱了课堂的纪律,老师一定会严厉地批评她”。但是我并没有批评她,而是表扬了她“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