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水务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完善、巩固、提高”为总要求,突出“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为重点,注重水务设施运行安全,实现了全区安全度汛;注重水务工程规范建设,实现了全年安全无事故;注重抓“班子”带队伍建设,实现了治局理政能力新提高;注重水资源与水务长效管理,实现了水环境质量连续5年排名全市前列;注重排水设施养护管理,实现了排水管道养护连续4年名列全市前茅;注重河道水环境治理,实现了界河整治全覆盖;注重骨干河道整治,实现了骨干河道整治率73%的目标;注重截污治污建设,实现了城镇污水纳管率88%的目标,宝山水务建设管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一、2013年完成情况(一)以城市安全运行为重点,扎实抓好防汛各项工作。一是完善防汛预案。完善应急管理与防汛预案,举办100余人参加的防汛培训,针对湄浦路、富长路防汛重点、薄弱点,制定了《重点保障区域专项防汛预案》,做到“一事一预案、一处一预案”;二是强化设施养护。完成区域761.2公里地下排水管道养护,疏通雨水管356.3公里、污水管142.5公里、连管262.4公里、清捞检查井5.3万座、清捞进水口5.8万座、清捞淤泥6301立方米,调换检查井、雨水口盖2106座;三是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汛前、汛中、汛后,局领导带队深入防汛墙、海塘、泵站、水闸等防汛设施一线,进行安全隐患检查与排查,先后发现17项隐患全都及时落实了整改;四是强化汛情应对。按照“无伤亡、少损失、积水少、退水快”的目标与今年汛期特点,扎实做好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有效应对“菲特”台风引发的“10.7”特大暴雨,实现指挥有力、抢险有序、处置有效、安全度汛。(二)以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防汛综合能力。一是抓好水闸维修。完成新川沙、练祁水闸应急维修及东浅弄水闸拆除重建工程,开展新石洞、老石洞、西弥浦三座病危水闸拆除重建前期工作,启动杨盛河水闸上闸首维修;二是抓好防汛第1页共8页设施建设。完成681米黄浦江防汛墙维修,完成西泗塘堤防加固除险和荻泾等4条河道2公里应急护岸建设;三是推进积水路段改造。完成虎林路和海江二路、四路雨水管翻排工程及21处积水点改造,完成华灵路和怡华苑路雨水管翻排工程工可批复并已启动该项目建设,在明年汛前完工;四是推进中小河道轮疏。完成74条段55公里河道疏浚工程,清捞淤泥量528791立方米,启动了第二轮98条段58公里河道轮疏工程建设。(三)以环境治理为亮点,扎实推进河道水环境整治。一是推进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完成潘泾二期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小吉浦疏浚,加快启动荻泾五期和新槎浦、西弥浦、东茭泾骨干河道疏浚工程建设;二是推进界河治理。完成杨泾、界泾、长浜等界河整治工程竣工验收,改善了界河的水环境面貌;三是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完成罗店老镇水系整治和桃浦、南泗塘河道样板段建设,完成罗泾小川沙等4条河道生态建设,推进南大水系一期整治进度,加快启动杨行xx区沈师浜等4条河道生态治理;四是开展水系沟通。完成北泗塘老闸拆除工程,完成顾村、月浦、庙行和罗店4镇的拆坝建桥工作,增强河道水动力和自净能力。(四)以新农村建设为要点,扎实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一是加快菜田、粮田水利建设。完成罗泾花红村千亩高水平粮田水利配套项目,推进罗店光明村389亩高水平菜田水利配套建设,打造现代化农田水利配套设施;二是推进“小农水”项目建设。完成罗泾海星和罗店光明村900亩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启动罗泾等5镇1900亩农田外围水利配套主体工程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升农田防汛排涝能力;三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置工作。完成顾村地区1572户农户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施工,全区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置基本达到全覆盖,进一步改善周边水环境质量;四是推进农桥改造工程。完成第一批潘川路桥等6座区管农桥、13座镇管农桥改造工作和第二批8座区管农桥、10座镇管农桥的建设,确保区域出行安全。(五)以提升城镇纳管率为突破点,扎实抓好截污治污工作。一是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完成联水路、月罗路污水管复线和塔源路污水管建设,推进联谊路污水管新建工程,健全区域第2页共8页污水收集体系;二是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