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优化训练知识点基础中档稍难浓H2SO4的性质2、6浓HNO3的性质1、35、1012综合提升4、97、8、111.以下反应中,硝酸只体现强氧化性的是()A.铜和浓硝酸B.碳和浓硝酸C.氢氧化钠和硝酸D.氧化铁和硝酸反应解析A中体现了HNO3的氧化性和酸性,C、D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体现HNO3的酸性,只有B中反应体现了HNO3的强氧化性。答案B2.[2014·银川一中高一期末]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向50mL18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0.45molC.常温下,浓H2SO4可以用铁制容器贮存,说明铁与浓H2SO4不反应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CuS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2SO4解析浓H2SO4使蔗糖脱水碳化而变黑,A正确;由于铜与稀H2SO4不反应,故当浓H2SO4变稀后就不再反应,H2SO4并未完全参加反应,B正确;浓H2SO4可使铁钝化并不是不反应,C错;D反应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CuS不溶于稀H2SO4。答案C3.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B.硝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反应,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D.硝酸与铜的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解析NO2和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相等,NO2不是酸性氧化物;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答案D4.0.3molCu2S跟H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u(NO3)2、H2SO4和H2O,则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A.1.0molB.1.2molC.0.3molD.2.2mol解析未被还原的HNO3中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反应后硝酸铜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由Cu2S~2Cu(NO3)2得,n[Cu(NO3)2]=0.6mol,所以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1.2mol。答案B5.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剧烈程度: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解析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时,浓硝酸参与的反应更剧烈,A错;铜和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①4HNO3(浓)+Cu===Cu(NO3)2+2NO2↑+2H2O,②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①产生红棕色气体,②产生无色气体,C错误;由于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相同,且两反应中还原剂都是铜,反应后铜的价态又相同,所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相等,D错;1molCu和浓硝酸反应消耗4mol硝酸,1molCu和稀硝酸反应消耗mol硝酸,同质量的铜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时,消耗的浓硝酸多,B正确。答案B6.通常情况下,以下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SO2B.Cl2C.HClD.NH3解析浓H2SO4具有酸性,不能用于干燥碱性气体。答案D7.如图是制取、净化并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装置示意图。利用上述装置进行下表所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物质实验a(液体)b(固体)c(液体)A稀盐酸锌粒浓硫酸B浓氨水生石灰浓硫酸C浓硫酸Cu片NaOH溶液D稀硝酸Cu片H2O解析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的氨气会与浓硫酸反应;Cu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不能反应;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气体可被装置中的空气氧化。答案A8.将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解析依题意,X为SO2与CO2的混合气体,Y为NO2,同时通入BaCl2溶液后,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HNO3会将SO2氧化为H2SO4,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出来的气体为CO2和NO,由于NO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因而导管口会有红棕色气体出现。答案D9.在某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所得溶液中的Cu2+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是()A.0.15B.0.225C.0.35D.0.45解析该混合溶液中含HNO3为0.0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