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媒体画面,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2.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3.会读本课生字,能借助工具理解本课的词语二、难点的分析及其对策:本文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字与观察图画,以及PP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读文章,看画面,发挥想象,品味重点段落和词句,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顺利进行理解课文的一个难点。教学中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领悟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体会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三、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1.简要的流程图多媒体学生初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开始学生观看秦兵马俑的视频录像学生畅谈感受学生当小导游读第2自然段教师布置小组自学任务教师指导以小组形式,朗读课文,品析词句,理解多媒体课件教师介绍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课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分析、描述并表演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学生观察,发挥想象,练习说话学生接读课文总结全文网络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结束布置作业2.流程图的简要说明教师首先播放秦兵马俑的全景视频录像,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秦兵马俑的宏伟气势,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寻找有关语句,以小导游的形式来体会、介绍秦兵马俑的特点。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自学课文,通过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交流自己的收获和发现,并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画面,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难句,品析好词好句,发挥想象,练习说话。教师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自己解答相关问题。然后请学生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受,看图或观看视频,展开想象,感兴趣的一个秦兵马俑。四、教学过程:一、师导入: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课文《秦兵马俑》把我们带到那举世无双的珍贵文物面前,让我们饱览它们的精美,感受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二、生观看视频——全景师问:你感受到了什么?三、学习第2节:1.师:第2自然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2.生自己读3.指名交流(师补充: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13000平方米,三个俑坑大约有一个半我们学校这么大。)指名当小导游读第2自然段师过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他们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呢?四、学习第4节:1.出示自学要求自学4-9自然段,完成:(1)读一读,划出描写兵马俑外貌、神态、动作的词。(2)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摆一个造型,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2.巡视3.交流(指导朗读)其中第一题可不必讲解,学生大多会做。以节约时间。如:喜欢将军俑的请举手,为什么?评价读(将军俑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武士俑英勇无畏、威武凝重;骑兵俑勇猛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弓弩手神情专注、箭术高超;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每说到一种俑,则放相应的图片。师:你可以说说你的体会。你也可以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将军俑的个性特点通过朗读体现出来。过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让我们近距离地再看一看。——放视频(神态各异)五、学习第10节1.请同学们自己练读这几种神态的描写2.你能读好哪一种神态,就选这一种来读。(可邀请伙伴)师评价:能征善战准备以身殉国的勇士勇武干练思乡心切3.省略号兵马俑还有很多种神态呢,你能模仿书上的格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