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一.考点聚焦牛顿第三定律II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I二.知识扫描1.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1)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个状态量,它与加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的大小与加速度有关,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一致。(2)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合外力与加速度之间存在着对应的瞬时关系。合外力变化,加速度随即变化。(3)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综合类的问题求解的关键:加速度是连接的桥梁。如果是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来确定其运动情况,则应先用牛顿定律求出加速度,再用运动学公式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是根据物体运动情况来确定其受力情况,则应先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动用牛顿运动定律确定力。(4)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操作: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方程,决定了要用矢量的方法进行操作。矢量操作包含合成法操作,力的正交分解法操作,加速度的正交分解法操作。合成法操作,一般是对于只受两个互成角度的力而作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一般用合成的方法求合力,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如果物体受三个力或三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常采用的办法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使x轴沿加速度的方向,然后再进行力的正交分解。如果物体所受各个力互相垂直或大部分相互垂直,而加速度又和这些力成一夹角,则一般将加速度进行分解。三.好题精析例一:物体在受到与其初速度方向一致的合外力F的作用下作直线运动,合外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改变情况如图3.2-1所示,则物体的速度:()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一直变小D.一直变大解析:决定物体速度大小变化的唯一因素,是合外力的方向(或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异同,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反之则减速。本例中尽管合力的大小在变化,但由于合力的方向一直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加速。点评:本题要求考生掌握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例二:如图3.2-2所示,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块C上,三者静置于地面,它们的质量之比是1:2:3。设所有接触面都光滑,当沿水平方向迅速抽出木块C的瞬时。A和B的加速度分别是aA=,aB=。析与解:由于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因此迅速抽出C时,A、B在水平面上均无加速度也无运动运动。则由于抽出C的操作是瞬时的,因此弹簧还未来得及发生形变,其弹力大小为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效应,对A、B两物体分别有:对AF-mg=maAaA=0对BF+2mg=(2m)aBaB=3g/2本例的求解与C物体的质量无关点评:本例重点运用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同时揭示出理想弹簧模型,在瞬时操作中,其弹簧的形变不能突变的特点,这是与理想绳模型典形的区别之一。用心爱心专心1FOt图3.2-1AB图3.2-2例三:质量为12kg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子和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3,现用倾角为37的60N力拉箱子,如图3.2-3所示,3s末撤去拉力,则撤去拉力时箱子的速度为多少?箱子继续运动多少时间而静止?析与解:选择木箱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2-4: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将力正交分解,并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得方向:水平方向:Fcos37-N=ma竖直方向:Fsin37+N=mg解得:a=1.9m/s2v=at=5.7m/s当撤去拉力F后,物体的受力变为如图3-2-5,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a`,a`=g=3m/s2t=v/a`=1.9s点评:本例考察了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的被动力特征,当主动力F变化时,支持力N摩擦力f都随之变。同时本例还针对已知物体受力情况进而研究其运动情况,这种动力学和运动学综合类问题进行研究。例四:如图3.2-6所示,一物体从倾角为30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S1段光滑,S2有摩擦,已知S2=2S1,物体到达底部的速度刚好为零,则S2段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析与解:解一:在S1段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而在S段物体作匀减速运动,选择物体为对象,在S1、S2两段的受力分析如图3.2-7所示,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在S1段:a1=gsin30在S2段:a2=-(gsin30-gcos30)根据运动学方程:在S1段:v2=2a1S1在S2段:0-v2=2a2S2即:2a1S1=2a2S2由S2=2S1代入解得:=2/3解二:作出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3.2-8所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