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2.会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4.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异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重点: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连除的两步计算题。难点: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教学流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方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很乐意去的地方-学校阅览室在那里可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走!咱们一起看看去。二、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摆书1.学生细看课件的信息,领会题意。师:谁能来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生:阅览室有200本书,2个4层的书架(随着学生说的课件出示条件)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2个书架有几层?生:一个书架可以放几本书?生: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2.合作探究。师:看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猜猜看老师今天最想请大家解决哪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展示,今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3.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4、汇报,展示交流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汇报的时候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1)200÷2=100(本)(2)2×4=8(层)100÷4=25(本)200÷8=25(本)(3)200÷2÷4(4)200÷(2×4)=100÷4=200÷8=25(本)=25(本)5、汇报时提问:(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4)4×2是什么意思?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6.观察式子,发现运算顺序。小结:在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里,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7.尝试解决问题。三、课堂活动,巩固应用课本第18页练一练(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