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教学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摘要:随着歌唱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审美有了进一步的提,蓬勃发展的声乐艺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掌握科学的发声法,也就成了我们歌唱训练中的首要任务。日常的歌唱训练中,我们除了做一些呼吸训练,共鸣训练,语言训练外,还要注重树立正确的声音形象、真假声、中高声区的统一、软腭的控制等几方面的训练。关键词:声乐教学;声乐艺术;声音形象随着歌唱艺术不断发展,人们对声乐艺术审美有了进一步提高,蓬勃发展的声乐艺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掌握科学的发声法,也就成了我们歌唱训练中的首要任务。日常的歌唱训练中,我们除做了一些呼吸训练、共鸣训练、语言训练外,还要注重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树立正确的声音形象在歌唱训练中,常遇到学生这样问:“老师,我学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面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真给不了正面回答。大多数是初学者,没有经过系统的、规范的声乐训练,对音乐形象较模糊,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最初不要受唱法的限制,运用科学的发声法打好基础是我们歌唱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谈到两种唱法,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谓美声唱法按字义讲,“belcanto”即优美的歌唱,并兼有美丽的歌曲的含义。它不仅是一种发声方法,还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一种声乐学派,因之通常又可译作美声唱法、美声学派。美声歌唱不同于其他歌唱方法的特点之一,是它采用了比其他唱法的喉头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而又具有一种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的音质;其次是它注重句法连贯,声音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它的含义是科学的发声所造就的完美的声音(好洋唱法)。它声音结实圆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所谓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嗓音甜脆定亮为特征,行腔韵味为特色,情、声、字、腔融为一体,并伴以形体表演的一种演唱方法。民族唱法的本义是立足于民族沃土,以山歌、民间小调等为演唱主题的一种演唱形式,声音清脆甜美,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受唱法的局限,力求练好精巧的呼吸、完善的共鸣,宽广的音域、丰富的音色是极其重要的。二、注重真假声训练在歌唱训练中,我们常出现真假声问题,只会用真声歌唱的同学在演唱时自我感觉过瘾,声音响亮,但缺乏表现力,容易损害噪子。而单一用假声歌唱的同学,演唱时感觉轻松,声音听起来空虚、飘浮无力。所以在我们的歌唱训练中,就采用混合声的训练,它即综合了真声与假声的发声优势,避免了两极的弊端,声音发出来既圆润结实,并富有一定的穿透力。若真假声结合的好,也将大大扩展歌声的音域。所以在歌唱训练中,运用真声较多的同学要学会溶入假声歌唱,注重气息的控制,使其歌唱共鸣位置提高。运用假声较多的同学,要学会朗诵,只有说的不假声,唱的假声也就少了,要以说代唱,逐渐进入到混声共鸣的歌唱状态中来。这样便可大大提高歌唱者的演唱水平。三、注重中高声区的统一在歌唱教学当中,演唱一首作品常存在声区不统一的情况,这是一个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作品的高音在f2以上,没有扎实的演唱技巧也就唱不好高音了。我们说两声区之间的这个“坎”在过渡时如没有痕迹,那就基本上解决了声区的统一问题。演唱时声音在高声区如果出现喊叫,那就要加强歌唱呼吸练习,做到声音的高位置与深呼吸统一起来。再者,要稳定喉头。气息浅时往往就上提喉头,使咽部共鸣腔不能充分打开,就会发出较挤卡的白声了。所以在训练中,有效地多练一些母音“U”可稳住喉头,又增加了咽部共鸣,也避免了声音的喊叫。如声音在高声区出现抠、压现象,就要除加强呼吸训练外,还要注重气息的流畅,要把气息送入头腔,并要学会用假声歌唱即学会用头腔共鸣,声音位置一高也就不存在抠压的现象了。在中高声区如声音不抠,不喊是流畅的,也就意味着声区统一了。四、注重软腭的控制训练我们知道,在歌唱中口腔是极其重要的发声器官。作为口腔中的软腭(小舌)在歌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软腭位于口腔中的上口盖处,前半部分为硬腭,后半部分则为软腭。软腭由肌肉组织构成的,能拱起或放下,在呼吸、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