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一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1.(3分)(2014秋•福建校级期末)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NaCl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根据化学常用仪器的精确度,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广泛pH试纸精确到整数,滴定管精确度为0.01ml,否则数据不合理.解答:解:A、量筒量取时能精确到0.1mL,无法量取7.13ml盐酸,故A错误;B、天平可精确到0.1g,无法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氯化钠,故B错误;C、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应是整数,故C错误;D、滴定管精确度为0.01ml,能测量出碱溶液21.70m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考查中学化学中常用仪器在使用中读数的问题,同学们应熟悉不同仪器的精确度不同并熟练掌握.2.(3分)(2015春•宜昌校级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ClB.S2﹣的结构示意图:C.CO2分子比例模型:D.H2O2的电子式:考点: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B.硫离子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最外层有8个电子;C.比例模型表示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原子连接顺序、空间结构;D.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解答:解: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7+18=35,故A正确;B.硫离子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最外层有8个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C.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由模型可知小球为碳原子,2个大球为氧原子,氧原子半径大,实际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故C错误;D.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与理解,难度不大,注意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3.(3分)(2015春•宜昌校级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蒸馏水和0.1mol•L﹣1NaOH溶液中的c(H+),前者大于后者B.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高温及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D.用加热蒸干AlCl3溶液的办法不能制得无水AlCl3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水的电离是可逆反应,向水中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水的电离,所以蒸馏水和0.1mol•L﹣1NaOH溶液中的c(H+),前者大于后者,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选;B.存在平衡2NO2⇌N2O4,加压后容器体积减小,二氧化氮浓度增大,所以颜色加深,但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气体颜色会变浅,看到的现象是先变深后变浅,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不选;C.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加入催化剂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选;D.加热氯化铝溶液时,氯化铝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升高温度促进盐酸挥发,从而促进氯化铝水解,蒸干溶液得到氢氧化铝而不是氯化铝,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明确勒夏特里原理内涵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其适用条件及范围,只有改变条件能使平衡移动的可逆反应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易错选项是C.4.(3分)(2015春•宜昌校级期末)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B.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1,则20.0g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D.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H2燃烧热为241.8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CO燃烧可以进行继续放出热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