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的危害1.2012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和臭氧监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气溶胶B.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2:3C.16g臭氧中含有6.02×1023个原子D.1.00mol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18×6.02×10232.下列哪种气体的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A.N2B.O2C.CO2D.SO23.室内污染物中,不是由地板、地毯、胶合板等装修材料中释放的是()A.甲苯B.苯C.甲醛D.一氧化碳4.目前我国城市公布的空气质量报告中的污染物一般不涉及()A.SO2B.NO2C.CO2D.可吸入颗粒物5.2011年4月18日,山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管理评审会宣布,到目前为止,山西省在太原等地设立了8处酸雨监测点。届时,相关部门可像了解每日天气一样,了解酸雨的发生时间、危害程度,以及对水源水质造成的影响等情况。关于空气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大气主要污染物B.正常雨水的pH等于7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D.秸秆焚烧总体来说对庄稼是有益的,值得提倡6.下列物质中,可形成酸雨的是()A.二氧化硫B.氟氯代烷C.二氧化碳D.甲烷7.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颗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成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吸附剂8.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可以降低雾霾的发生B.加强化石燃料的开采利用,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C.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D.绿色食品是生产时不使用化肥农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9.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在上述反应中,Cl是()A.反应物B.生成物C.中间产物D.催化剂10.随着机动车的拥有量逐年升高,机动车尾气的污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气体中,能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是()A.NO2B.CO2C.COD.CH4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故在空气中形成的不是气溶胶,故A项错误;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3:2,故B项错误;1.00mol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24×6.02×1023,故D项错误。2.答案:C3.答案:D4.答案:C解析:空气质量报告中的污染物包括SO2、氮的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故选C。5.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A选项错误;正常雨水中因为溶有二氧化碳而显酸性,pH为5.6,B选项错误;二氧化硫可以形成硫酸型酸雨,二氧化氮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C选项正确;秸秆焚烧不但引起空气污染,还破坏了土壤的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容易引起火灾,必须禁止,D选项错误。6.答案:A解析:形成酸雨的是硫、氮的氧化物;氟氯代烷主要破坏臭氧层;CO2、CH4会造成温室效应.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常温下,二氧化硫与氧气不反应。飘尘与二氧化硫和氧气接触时,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说明飘尘是催化剂。考点:催化剂点评: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一般来说,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最终又生成它。8.答案:A9.答案:D解析:10.答案:A解析:机动车尾气污染物主要成分是CO、NO、NO2及碳氢化合物,而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气体主要是氮的氧化物,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