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二中高考化学五模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Fe与HCl反应:2Fe+6H+═2Fe3++3H2↑B.Cu与AgNO3反应:2Ag++Cu═Cu2++2AgC.醋酸与NaOH反应:CH3COOH+OH﹣═CH3COO﹣+H2OD.CuSO4与Ba(OH)2反应:Cu2++2OH﹣+SO42﹣+Ba2+═BaSO4↓+Cu(OH)2↓2.X、Y是第2或第3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它们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mYn,且离子均有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结构.若X的原子序数为a,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A.a+8﹣m﹣nB.a﹣8+m﹣nC.a+16﹣m﹣nD.a﹣m﹣n3.下列反应中,其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①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②由乙醇制C2H4③铝热反应④由氯酸钾制O2.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镁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一般要略高于试管底C.1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0.2NA个OH﹣离子D.1.2克CH4所含有的共价键数与0.1molNH3所含的共价键数相同5.把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生成白色沉淀B.生成红褐色沉淀C.无气泡产生D.无变化6.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下图,则曲线a所对应的实验组别是()组别c(HCl)(mol•L﹣温度(℃)状态1)A2.025块状B2.530块状C2.550粉末状D2.550块状A.AB.BC.CD.D7.已知BaCO3和BaSO4均为难溶电解质,其溶度积分别为Ksp(BaCO3)=5.1×10﹣9mol2•L﹣2,Ksp(BaSO4)=1.1×10﹣10mol2•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aSO4可做钡餐而BaCO3不能是因为Ksp(BaSO4)<Ksp(BaCO3)B.在制腈纶纤维的1L溶液中含SO42﹣为1.0×10﹣3mol,则加入0.01molBaCl2不能使SO42﹣完全沉淀C.在清理有关仪器的BaSO4沉淀时,常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使BaSO4转化为BaCO3再用酸处理D.用稀H2SO4洗涤BaSO4效果比用水好,BaCO3也能用此法处理8.宇宙飞船上常使用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极总反应式为:2H2+O2=2H2O;若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水蒸发,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电池能见到浅蓝色火焰B.H2为正极,O2为负极C.工作时电解液中OH﹣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加D.电极反应为:负极H2失电子;正极O2得电子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2分)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0.1mol•L﹣1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与盐酸反应最剧烈,与盐酸反应最慢.(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Ⅱ.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仪器A的名称为,干燥管D的作用是.(4)实验室中现有药吕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装置C中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A中,B中加Na2CO3、C中加,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为.10.某小组取一定质量的FeSO4固体,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实验现象①通入一段时间N2,加热A中固体变为红棕色,B中有白色沉淀,D试管中有无色液体②用带有火星的木木条复燃条靠近装置D的导管口③充分反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取A中固体,加盐酸固体溶解,溶液呈黄色④将③所得溶液滴入D试管中溶液变为浅绿色已知:SO2熔点﹣72℃,沸点﹣10℃;SO3熔点16.8℃,沸点44.8℃.(1)实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分解过程除产生使木条复燃的气体外,仅由A中固体颜色变化推测,还一定有气体,依据是.(3)实验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某同学依据B中的现象,认为FeSO4分解一定有SO3生成.你认为是否正确,原因是(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解释).11.“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