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1页
1/2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2页
2/2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苏联学者指出:若不是多亏新开垦地获得丰收,苏联在1956年几乎肯定要发生饥荒。这主要表明()A.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出现重大突破B.赫鲁晓夫的垦荒政策符合苏联实际C垦荒政策是苏联特殊国情的产物D.二战后初期的苏联改革成效最突出【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垦荒政策取得成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1956年苏联的粮食危机问题,这说明垦荒政策是由当时苏联特殊的国情决定的,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虽然取得成效,但仍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没有出现重大突破,故A项错误;苏联的垦荒政策由于开发过度,破坏了生态环境,违背了自然规律,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将苏联与其他国家的改革进行对比,故D项错误。2.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A.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霸B.成为超级大国C.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D.增强经济实力【答案】A【解析】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正处于美苏争霸时期,为了在争霸中取得优势,勃列日涅夫重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故选A项。3.1987年,戈尔巴乔夫说:“改革就意味着……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这表明他的改革()A.将以政治改革为突破口B.试图利用市场调节经济C.将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D.宏观决策出现重大失误【答案】B【解析】从材料内容看戈尔巴乔夫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当时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故B项正确;A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4.(2019·湖北武汉期中)苏联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说:“这些年来进行的种种改革都失败了,国家失去了前途。”“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他“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导致的直接结果是()A.“冷战”开始B.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苏联解体D.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故选C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