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知识网络】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孔子的儒学思想老子创立道家儒学创立百家争鸣孟荀继承发展儒学墨子及墨家思想成为显学庄子继承发展道家韩非及法家思想西汉时期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确立正统思想地位宋明时期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程朱理学(程颐程颢、朱熹)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明清之际发生变化了解成就分析原因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四大发明经济政治文化人民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和实践孙膑与兵家经世致用思想君主批判思想“异端”思想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贽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讲孔子与老子】【知识清单】【考点综述】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所对应的是必修三的第1个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下的第1条“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的孔子部分;在《考试大纲》中隶属于古代中国中的第3个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下的第1条“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程标准》对本讲内容中仅表述为“了解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描述相对简单。但对于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来说,完整的理解他的深远影响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另一方面,道家学派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要想完整的掌握这一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对本讲中的“老聃和《道德经》”有相应的了解。“孔子的学说”和“老聃和《道德经》”属于了解识记的能力层级,“正确评价和对待孔子的思想”和“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属于理解掌握的能力层级。从高考命题的趋势看,本课中所介绍的儒、道等学派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很有可能联系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等热点问题进行命题,凸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本课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均有出题的可能。备考对策是要准确记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内容,理解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并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做到古为今用。【A级——了解识记】【考点剖析】【考点1】孔子的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已复礼”。(1)“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体现了古典人道主义,具有进步意义,后人多加以肯定。“爱人”实现途径是必须遵循“忠恕”之道,要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以“礼”治国,逐步改良政治。(2)“礼”:“克己复礼”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为实现“礼”,孔子进一步主张“正名”。体现了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2.哲学思想: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关注实际问题。3.教育思想:(1)主张“有教无类”,是教育史上的创举,推动了社会改革,并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成为最负盛名的伟大教育家。(2)主张“因材施教”,采取启发式教学。(3)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4)主张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敢于“当仁不让师”。『例』(2005·江苏·2)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以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老子和孔子生平: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①儒家学派创始人著述:整理六经;弟子整理《论语》孔子的学说政治学说:“②仁”和“③礼”,主要内容是“④仁者爱人”和“⑤克己复礼”哲学观点:“⑥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思想所倡导的⑧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孔子被推崇为⑨圣人影响老子的学说生平: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⑩道家学派创始人著述:后人整理《道德经》思想哲学思想:“道”;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政治学说: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影响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爱人”主张中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