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班级考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装装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命题人:王立波2008/8/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Ag~108.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此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2.用惰性电极和串联电路电解下列物质浓溶液①HCl②NaNO3③CuCl2④AgNO3,在相同时间内生成气体总体积(相同状况)在理论上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③④①②3.有甲、乙、丙、丁4种金属,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硫酸中,可看到乙溶解,甲的表面有气泡逸出,乙溶解完毕,溶液中仍有气泡逸出,把丁置于乙的硝酸盐溶液中,片刻,观察到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用石墨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甲、丙两种溶液,阴极上先析出丙的单质,4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则铜是()。A.甲B.丙C.丁D.不能确定4.1g炭与适量的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氢气,需要吸收10.9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2O=CO+H2;△H=+131.2KJ/molB.CO(g)+H2(g)=C(s)+H2O(g);△H=—131.2KJ/molC.C(s)+H2O(g)=CO(g)+H2(g);△H=+10.9KJ/molD.C(s)+H2O(g)=CO(g)+H2(g);△H=—131.2KJ/mol5.某胶体溶液进行电泳实验时,胶体微粒向阴极移动,则对该胶体溶液进行如下的操作中,不能使胶体发生聚沉的是()A.加热B.加入胶体C.加入硫化砷胶体D.加入饱和溶液6.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B.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或Cl-的周围紧邻6个Cl-或6个Na+;C.在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每个Cl-周围也紧邻8个Cs+D.干冰晶体熔化时,1mol干冰要断裂2mol碳氧双键7.下列过程需通电后才可进行的是()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泳⑤电化学腐蚀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全部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离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不同种原子所形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在含阳离子的化合物晶体中一定含阴离子D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9.用铂作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电解结束后,向剩余电解液中加适量水,能使溶液和电解前相同的是()A.AgNO3B.CuSO4C.NaOHD.NaCl10.硼及其化合物在超导材料中也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发现硼化镁在39K时呈超导性,可能是人类对超导认识的新里程碑。在硼化镁晶体的理想模型中,镁原子和硼原子是分层排布的,一层镁一层硼的相间排列,右图是该晶体微观空间中取出的部分原子沿Z轴方向的投影,白球是镁原子投影,黑球是硼原子投影,图中的硼原子和镁原子投影在同一平面上。根据右图确定硼化镁的化学式为()A.MgBB.MgB2C.Mg2BD.MgB6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1.下列各组物质晶体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晶体的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和SiO2B.CCl4和KClC.NaCl和HClD.CO2和H2O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B.澄清石灰水与足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D.溴化亚铁溶液中...